喝酒也可导致心脏病(因这种病死亡据全球第五位,西安研究)
图1 1990~2019年中国年龄标化死亡率(A)和年龄标化DALY率(B)变化趋势
如以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年龄标化DALY率来看,拉脱维亚、乌克兰和俄罗斯最高。
在中高社会人口指数地区,尤其是东欧,酒精性心肌病相关的死亡和所致DALY最高。
酒精性心肌病也是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饮酒主要依靠自我上报,还有一些地区疾病诊断编码模糊而造成漏报、对酒精性心肌病的认识不够全面等原因,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中国酒精性心肌病所致死亡人数,全球排第五,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和德国。
此外,由于之前酒精及谷物税收的调整,也推动了2006年酒精产量的增加。这或许部分解释酒精性心肌病疾病负担在2005年后的迅猛增加。
研究者指出,酒文化在中国植根较深,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酒精消费量更是大幅增加。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项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的研究表明,1990~2019年,国人酒精性心肌病所致死亡升高了171%,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增加了147%。
研究也显示,1990~2019年全球酒精性心肌病负担明显增加,其中社会人口指数(SDI)中高地区负担最重。
来源:

[1]Zhang J, Liu H, Bu X, Lu Q, Cheng L, Ma A, Wang T. The burden of alcoholic cardiomyopathy in China and different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J Glob Health. 2022 Jul 30;12:04041.
据世卫组织报告,国人在1970年人均纯酒精消费为1.03升,1996 年上升到 5.17升,2011 年更是上升到 5.91升。
酒精性心肌病所致DALY,全球排第四,前三位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

根据中国及各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饮酒在DALY的危险因素顺位中排名第七位。前六位分别是高血压、吸烟、高钠摄入、颗粒物污染、高血糖和高体重指数。
研究发现,2019年,酒精性心肌病导致2545人死亡,所致DALY为 87823,也就是相当于 87823国人少活了一个健康年。
2005年前,酒精性心肌病所致死亡和DALY较为稳定,而2005年后则迅猛上升,并在2014年达到峰值。男性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
就204个国家及地区而言,死于酒精性心肌病的人数和这种病所致DALY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最高。
研究者指出,政府应考虑修改现行政策加强税收,规范酒类生产,加强零售管理,修订酒类广告管理条例,规范广告、赞助和促销活动,限制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当宣传。
酒精性心肌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心肌疾病,占扩张型心肌病的10%左右。特点是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下降,过量饮酒是导致这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高危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不劣于新型抗凝药!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
11月5日,JACC发表的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可显著降低非手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这个4年随访结果与PRAGUE-17研究前期公布的20个月初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睡得晚,或睡不够,易变胖!全球近14万人分析
如今,睡眠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据报道,大约有1/3的成年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目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晚应至少睡7个小时,但没有明确最佳的上床睡觉和早起时间。之前有Meta分析发现,每天睡眠不足6.5小时,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AHA2018】 机场和高速公路噪音使心血管病风险升高三倍
AH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噪声暴露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因为慢性噪音暴露通过刺激大脑杏仁核区域(大脑中参与压力调节和情绪反应的区域)活动促进血管炎症进而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研究人员纳入499人(平均年龄56岁),这些人接受了大脑和血管的PET和CT扫描成像。诊断验证在281个受试者的子集中进行。BMJ子刊称,熬夜增加患癌风险
在网上总会看到熬夜导致癌症的新闻,你简单地在Pubmed上输入cancerANDsleeping,可以得到七千多条结果,这些研究均提示,熬夜、睡眠时间减少与肿瘤患病之间确实有一定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熬夜与癌症的关系,西雅图FredHutch癌症研究中心的ParveenBhatti等发现了其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BMJ子刊《职业与环境医学》上。年轻心脏猝死,43%~78%为潜在遗传性心脏病!丹麦研究
近日,一项丹麦研究提示,对于不到50岁发生心原性猝死的居民,尸检发现43%~78%有遗传性心脏病。研究分析了2710万人年的数据。根据死亡证明、出院小结、尸检报告和来自全国登记数据识别心原性猝死病例。按5年间隔分成10个年龄组。在10年的研究期间共有14294人死亡,其中1362人(10%)为心原性死亡。在所有年龄组经过尸检的心原性死亡病例中,43%~78%存在潜在的遗传性心脏病。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4:31: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