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称(熬夜增加患癌风险)
为了进一步明确熬夜与癌症的关系,西雅图Fred Hutch癌症研究中心的Parveen Bhatti等发现了其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BMJ子刊《职业与环境医学》上。
研究者采用DNA氧化损伤的修复中最常用的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定量分析了人体DNA的修复能力。
他们发现,与晚上正常睡觉的人相比,晚上通宵不睡觉的人DNA损伤的修复程度较低,仅是晚上睡觉的人的20%。
研究者建议,在还没有证据证实晚上熬夜的人补充褪黑激素,DNA损伤能被修复之前,我们还是不要再熬夜了。
在网上总会看到熬夜导致癌症的新闻,你简单地在Pubmed上输入cancer AND sleeping,可以得到七千多条结果,这些研究均提示,熬夜、睡眠时间减少与肿瘤患病之间确实有一定关系。
来源:Bhatti P, Mirick DK, Randolph TW,et al. Oxidative DNA damage during night shift work. Occup Environ Med. 2017 Jun 26.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且,即使白天补觉也无济于事,因为白天褪黑激素产生得少之又少,DNA的损伤还是不易被修复。白天睡觉,也只是让你觉得不困、不累了而已。
研究者发现,人在晚上不睡觉时,体内褪黑激素会严重缺乏,使氧化DNA损伤的修复能力降低,长此以往,损伤的DNA不能被修复,这些不能被修复的损伤越积累越多, 患癌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江苏营养研究:三成女士贫血,过量补铁或增加女士死亡风险
缺铁性贫血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近期江苏省疾控中心史祖民等分析了参加江苏营养研究的8291人随访10年的数据。按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有三成人贫血,女性更多见有35%贫血,男性为24.2%。在贫血人群中,有55%的男性和女性血红蛋白分别在120~130g/L和110~120g/L。意味着有半数贫血患者未能接受适宜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5:40:52
0000美国癌症研究所:每日10 g酒精,也增乳腺癌风险
“每日即便饮一小杯酒精含量约10g的各种酒,即使是啤酒,也会增加绝经期前女性5%的乳腺癌风险,和9%的绝经期后女性罹患风险。”近期一项来自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的报告称。生活中还需注意哪些问题能做好预防乳腺癌?报告中也进行了一一介绍。其中包括:减肥、坚持母乳喂养、食用非淀粉类蔬菜以及含有钙和胡萝卜素的蔬果。不过这些食物方面的证据还有点有限。高危人群血压超130/80,开始降压!中国脑卒中防治规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发布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规范指出,脑血管病已跃升为国民死亡原因之首,而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脑卒中一级预防要做些什么?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规范还进行了其他详细指导。1.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超130/80mmHg,开始降压治疗≥35岁居民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阜外医院杨艳敏: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小板低与死亡风险高有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黄毕等在本刊报告,阜外医院每年接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约400例,年手术量约300例。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疗效不断提高,死亡率逐年降低。作者报道了18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住院死亡率为14.3%。作者也发现,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19×109/L住院死亡率风险明显增加。阜外医院15例应激性心肌病诊治经验:11例ST段抬高,一例80岁老人生气后再犯
应激性心肌病,最初被日本学者所描述,对于国人,都有哪些特点?阜外医院张峻、罗晓亮等对阜外医院确诊的15例应激性心肌病进行了总结: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常有超声心动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室壁瘤样改变,伴有NT-proBNP明显增高。研究发现,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初期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经系统治疗后可明显下降,变化较同期心肌梗死患者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