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研究(哺乳的妈妈一生心血管病风险降1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6月21日,中国慢病研究(CKB)组发表最新研究结果称,与不哺乳的妈妈相比,哺乳妈妈未来一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大约会降低10%。
该研究显示,与从未哺乳的妈妈相比,哺乳妈妈的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分别降低9%和8%。
来源:Sanne A. E. Peters, Ling Yang, Yu Guo, et al. Breastfeeding and the Risk of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00 000 Chinese Women. J Am Heart Assoc. published June 21, 2017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在婴儿头半年进行母乳喂养”这一建议,该研究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证据。
2004-2008年,该研究从中国10个不同地区纳入近50万30~79岁让人。其中女性近29万例,基线均无心血管病,平均年龄51岁,99%至少生育一个孩子,其中97%报告曾经哺乳,每个孩子平均哺乳时间为1年。随访8年期间,16 671例出现冠心病,23 983例出现中风。
另外,对于哺乳的妈妈,每养育一个孩子时,哺乳时间每延长半年,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分别降低4%和3%。
而且,哺乳时间越长,心血管病风险越低。哺乳超过2年的妈妈,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分别较从不哺乳的妈妈降低18%和17%。
0002
相关推荐
JACC研究:冠心病患者多运动比减重更能长寿
挪威科技大学学者在JACC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增加体力活动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更长。研究纳入了3307例(1038名女性)冠心病患者。在30年的随访期间,1493人死亡,55%的死亡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受试者被分为三类:不活动、轻微体力活动(低于推荐的活动水平)、身体活动处于或高于推荐活动水平。推荐的活动水平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适度体力活动或每周60分钟的剧烈体力活动。李光伟团队在ADA报告大庆研究23年随访新发现:甘油三酯每增加一个单位,国人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8%
第76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6)科学年会上,阜外医院李光伟团队报告了大庆研究23年随访研究的一项新发现,甘油三酯每增加一个单位,主要CVD的风险增加8%。之前,国人甘油三酯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尚缺乏证据。该研究结果显示,在833人中,有34%为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定义为基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JACC刊登武汉同济医院汪道文和阜外医院窦克非等文章,揭示汉族自发冠脉夹层致病基因
近期,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ACC)刊登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和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的研究,该研究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等基因检测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SR1可能为冠脉自发性夹层致病基因。同期述评称,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但冠脉自发性夹层患者是否该筛查TSR1基因还有待于其他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确认。人工智能推导的LDL-C公式有优势! 云南阜外医院研究
近期,ChatGPT的出现颠覆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也不断有新的突破。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者通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推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的方法(LDLETR模型)。测量LDL-C浓度的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法和公式法(LDL-M公式、LDL-S公式和LDL-F公式)。直接测定法结果较为准确,但会增加一定医疗开支。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9:21:58
0000同时服用抗凝药物者,该不该查氯吡格雷基因分型?Circulation述评文章
临床上,大约10%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同时有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适应证。当前建议,口服抗凝药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后,三联疗法疗程最长1个月(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抗凝药物),然后再P2Y12抑制剂联合抗凝药物治疗6~12个月。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1:27:12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