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不劣于新型抗凝药,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
来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3岁,65.7%为男士,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4.7分,HAS-BLED评分为3.1分。
[1]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ersus Non-Warfarin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4-Year Outcomes of PRAGUE-17.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PRAGUE-17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左心耳封堵和新型口服抗凝药(95%为阿哌沙班)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研究,从捷克10个心脏中心纳入402例高危房颤患者,即有心原性血栓栓塞病史、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史、或CHA2DS2-VASc评分≥3分且HAS-BLED评分≥2分,随机分入左心耳封堵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组。
这个4年随访结果与PRAGUE-17研究前期公布的20个月初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2]Does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Stand the Test of Time?.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11月5日,JACC发表的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可显著降低非手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研究者指出,长期来看,左心耳封堵术的非手术相关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左心耳封堵术可考虑作为高危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非药物替代策略。
述评专家指出,PRAGUE-17研究并未报告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左心耳封堵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性是否真正相似。
中位随访3.5年的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原性血栓栓塞事件(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栓塞)、心原性死亡、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手术/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组(HR=0.81, P=0.27,非劣效性P值=0.006),心原性死亡、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临床意义的出血、非手术相关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也相似。
协和医院经验: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超声和核磁都可靠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方理刚等在本刊发文称,在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时,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这两种技术都有很高的阳性率,两者总体一致性高。对于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这两种技术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右心室受累比CMR钆延迟显像更敏感。“好胆固醇”过高,也有害!JAMA子刊新证据
既往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好胆固醇”,HDL-C较高时,心血管风险较低。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HDL-C并非越高越好,过高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加。5月18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对于冠心病患者,HDL-C水平>80mg/dl(2.07mmol/L)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均明显增加。美研究称,中年时体重仅增加5%就会导致左室重构
7月18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大众对中年发福话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次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又“趁热打铁”刊出了一项相关研究(Dallas心脏研究)称,中年人即便体重仅增加5%,其心脏就会受到损伤。具体来说,左心室会变厚增大,心脏泵血能力也会减弱。张文宏最新分析:新冠第二波的规模取决于哪些因素?
(了解更多,请关注“医学界”微信公众号yixuejiezazhi,在手机端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在4月20日召开的“2023年度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作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0000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假期降压小窍门:谨慎使用感冒药
新年将至,探亲、旅行、节日大餐等等接踵而来。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或许会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以下来自美国心脏协会的三个建议可以帮助你维持血压达标:谨慎使用非处方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