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心脏猝死(43,78,为潜在遗传性心脏病,丹麦研究)
[2]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心原性猝死尸检和分子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2022, 37: 865-875.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2.09.001.【点击二维码查看原文】
在10年的研究期间共有 14294人死亡,其中 1362人(10%)为心原性死亡。
研究者呼吁,要对猝死者的亲属进行遗传性心脏病的筛查,比如Brugada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1]Lynge TH, et al.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ccording to age and sex among persons aged 1-49 years. Heart Rhythm. 2022 Sep 5.
共识还指出,对于解剖学阴性的心原性猝死,特别是年轻猝死患者,存在遗传学病因的可能性大,遗传学检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阐明根本死因,如离子通道病等。
研究分析了2710 万人年的数据。根据死亡证明、出院小结、尸检报告和来自全国登记数据识别心原性猝死病例。按5年间隔分成10个年龄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潜在遗传性心脏病定义为不明原因突然死亡(SADS)、心肌病、胸主动脉夹层、传导异常和结缔组织病。
近日,我国发布《心原性猝死尸检和分子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共识指出,每例心原性猝死都必须进行直接死因及基础病因的解释。
研究者指出,一些心原性猝死病例中,遗传性心脏病的诊断可能会被漏诊,而幸存的亲属可能会错过治疗和预防的机会。
来源:
近日,一项丹麦研究提示,对于不到50岁发生心原性猝死的居民,尸检发现43%~78%有遗传性心脏病。
在所有年龄组经过尸检的心原性死亡病例中,43%~78%存在潜在的遗传性心脏病。
图 16~49岁人群心原性猝死尸检病例死亡原因的性别分层分布。红色系方块显示为潜在遗传性疾病
房室结消融持续性房颤心衰患者后,希氏束起搏优于双心室起搏!温州医大一附院黄伟剑等研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等研究提示,对于心率控制充分、QRS间期<120ms的接受房室结消融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希氏束起搏有望替代双心室起搏。该研究发现,房室结消融后,双心室起搏和希氏束起搏两种起搏方式在超声心动图参数、NYHA心功能分级和B型利钠肽(BNP)方面都有类似的改善。但是与双心室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对心室功能带来改善。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06:400000我国居民外出就餐率持续攀升,为肥胖/超重一大主因
近年来,国人对于外出就餐习以为常。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学院学者分析发现,从2004年至2011年的7年期间,我国城市居民的外出就餐率由16.03%上升到18.30%,农村居民由6.05%上升到11.09%。而且在此期间,城市居民外出就餐率始终高于农村居民,但随着时间推移,差异逐渐缩小。从饮食结构来看,在2011年,城乡居民外出就餐时对蔬菜、红肉、家禽、水产品的摄入无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9:350000失眠 睡眠呼吸暂停最危险!澳大利亚研究
睡不着,睡着了又憋气,在很多人中可见。而一项来自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发现,有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风险的人死亡风险增加。这项研究共纳入7000多人,其中74%无失眠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的人失眠,20%的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3%的人既有失眠也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杨进刚阜外2023-09-30 08:40:390000这六项研究“可救命”!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度总结:称对心血管病患者“极其重要”
2019年年末,美国心脏协会(AHA)按照以往惯例,发布了2019年度心脏病和脑卒中领域的重大进展。AHA评选委员会认为,有六项导致临床治疗发生变革的研究“可救命”,这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极其重要”。1、高剂量纯鱼油中国25年来医疗能力和质量分析:脑血管病进步不明显,冠心病治疗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应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对冠心病的医疗能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在脑血管病领域表现较差。医疗可及性和质量(HAQ)指数是反映医疗系统及时、有效地发现、管理、治疗从而避免疾病死亡能力的重要指标。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6:0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