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易得脂肪肝,广东学者研究)
拥有上述全部6个健康睡眠行为的人,出现脂肪肝的风险较其他人降低了36%。
其中,夜间睡眠紊乱而白天小睡时间较长的人,得脂肪肝的风险最高,较睡眠健康者增加1.38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睡眠行为不好,包括晚睡、打鼾、白天打盹超过30分钟等,容易得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者发现,睡眠质量较差对久坐不动 腹型肥胖者的不良影响大于对其他人群的影响。但在睡眠质量对脂肪肝风险影响的总效应中,肥胖仅占20.77%。
该研究一共纳入5011名30~79岁的成年人,平均年龄64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4.31 kg/m2,40%为男士;13%肥胖,15%有糖尿病,58%有高血压,35%有代谢综合征。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定义为:肝脏脂肪变性,且有以下1个因素: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3 kg/m2)、糖尿病、有代谢失调的证据。根据这一定义,28%的人有代谢相关性脂肪肝。
目前,全球大约1/4~1/3的成年人有脂肪肝,近十年来中国的脂肪肝患病率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飙升,从18%升高至29%,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校正包括肥胖、人口统计学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用药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内的多个潜在混淆因素后,分析显示,晚睡、打鼾、白天打盹超过30分钟的人,得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37%、59%、17%。
来源:Sleep factors in relation to metabolic-dysfunction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Published online July 28, 2022
进一步分析显示,根据早睡、每晚睡7~8小时、从不或很少失眠或打鼾、白天不常嗜睡、白天小睡不超过半小时这6个健康睡眠行为进行评分,评分每增加1分,脂肪肝风险降低16%。即便睡眠质量仅中等改善,脂肪肝风险也能降低29%。
心梗后心脏破裂如何处理?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6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急性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的科学声明。声明指出,在再灌注时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有很大进步,但那些大面积梗死或未及时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仍存在发生机械并发症的风险。而一旦发生机械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图1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在不同的再灌注策略期间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变迁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7:46:20
0001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也可不开胸换瓣!江苏学者Meta分析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对于外科手术中危和低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不开胸换瓣)的疗效不劣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但TAVR能否替代SAVR仍存在争议。苏北人民医院何胜虎、方震等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对于中低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可作为SAVR的替代方案,但需要注意术后有因为传导阻滞而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风险。BMJ发表中国CDC文章,称80岁后正常血压需要重新界定
中国CDC一项入选平均年龄92.1岁的高龄老人的研究发现,收缩压129mmHg者死亡风险最低。收缩压低于107mmHg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高于154mmHg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27%。作者称,目前血压“低一点,好一点”的说法不适用于这些老年人,在80岁以后所谓正常血压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40:47
0000【杨杰孚解读欧洲指南】“及时治疗”:急性心衰治疗的新理念
2015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等联合发布了《急性心力衰竭入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的建议》。北杨杰孚教授针对该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该建议实用性强,可为我国临床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急性心衰早期处理的指导。该建议首先指出大部分急性心衰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多表现为伴随血压显著增高的突发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