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孚解读欧洲指南,及时治疗,急性心衰治疗的新理念)
2015年5 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等联合发布了《急性心力衰竭入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的建议》。北杨杰孚教授针对该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该建议实用性强,可为我国临床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急性心衰早期处理的指导。
对慢性心衰失代偿急性加重的患者,建议指出,应尽量继续使用循证医学推荐的药物,但应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或停药。
肌钙蛋白水平可用于预测预后,肌钙蛋白水平增高预示预后较差。住院患者应每1~2天测量肌酐、尿素氮和电解质。急性心衰治疗中出现急性肾损伤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在射血分数下降心衰患者中应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但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应停用。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衰患者中可继续使用,但存在心原性休克时停用。对于新发心衰患者,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应给与能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
另外,建议指出,所有急性呼吸困难或者怀疑急性心衰的患者均需检测利钠尿肽水平以鉴别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最好是床旁快速检测法,并在出院前复查。也应立即完成下列检测:肌钙蛋白、血尿素氮/尿素、肌酐、电解质、血糖和血常规。
该建议首先指出大部分急性心衰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多表现为伴随血压显著增高的突发呼吸困难。
该建议还提出早期静脉应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所有急性心衰患者均可静脉给予20~40 mg 呋塞米作为初始治疗。
最近数据显示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似,“及时治疗(time-to-treatment)”的理念在急性心衰中非常重要,建议强调所有怀疑急性心衰患者必须尽早接受合理的治疗,院前的处理是急性心衰处理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收缩压正常或轻度升高(≥110 mmHg)时,可静脉给予血管扩张剂作为初始的对症治疗,亦可选择舌下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静脉血管扩张剂是急性心衰患者第二位常用药物。
来源:杨杰孚,王华. 2015 年《HFA/ESC/EuSEM/SAEM急性心力衰竭入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的建议》解读.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suppl 2): 6-7.
该建议列出了急性心衰患者在入院前可以获益的措施。包括:(1)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在急救车上就进行,必须几分钟内完成。(2)给氧治疗:血氧饱和度<90%时给予常规氧疗。(3)呼吸窘迫者:给予无创通气。(4)药物治疗:根据血压和(或)淤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剂和(或)利尿剂。(5)尽快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6)一旦进入急诊科/CCU/ICU,立即开始体检、临床评估及治疗。
该建议认为,急性心衰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阿片类药物。此外,鉴于拟交感神经药物或缩血管药物在急性心衰患者(心原性休克除外)中作用有限,仅适用于在充足血容量的条件下,仍然有持续性低灌注、低血压状态的患者。
我国超四成心衰患者存在抑郁!阜外医院研究
国外研究报道,13%~82%的心衰住院患者合并抑郁。阜外医院李静、高敏等发表研究显示,我国43.0%的心衰住院患者合并抑郁,且抑郁患者的一年死亡风险增加近一倍。作者表示,鉴于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合并抑郁比例如此之高,很有必要对此类患者常规进行抑郁筛查。而且筛查量表简单且无创,且不额外增加费用。只有及时发现合并抑郁的患者,才可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0:40:590000得了糖尿病不想吃药怎么办?剑桥大学研究称:减肥10%有效!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5年内让体重减轻10%及以上,多能缓解糖尿病。所谓的糖尿病缓解,就是无需用药而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并能维持一段时间。研究显示,与体重“原地踏步”的新诊糖尿病患者相比,体重减轻10%及以上者缓解糖尿病可能性增加1倍。而且,研究显示,不像过度的饮食和运动限制来得那么难,只要减重10%并能保持就能达到糖尿病缓解的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心率越快!郑昕等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新分析
阜外医院郑昕等对ChinaPEACE百万人群项目104万余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越多,静息心率增快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年轻男士。而在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的7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与行为危险因素较多时相比,代谢危险因素较多时,静息心率增快的风险更高。JACC综述:有房颤的人胖点好?别想美事儿了!
近期,发表在JACC上的一篇综述,通过梳理大量研究很细致地探究了当前两大流行疾病肥胖和房颤之间的“纠葛”,并指出“肥胖悖论”机制不是很明确,管理体重是王道。所谓的“肥胖悖论”,就是近来一些研究发现了一种现象:超重或肥胖的房颤患者,远期全因死亡率要比正常体重房颤患者更低。比如ORBIT-AF注册研究就显示,I级肥胖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就比正常体重指数(BMI)房颤者降低了35%。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16:520000房颤患者应用达比加群,消融时应增加肝素用量!南京医科大一院研究
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的一线治疗策略,然而术中操作会增加围术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国内外中心多采用房间隔穿刺前后立即注射首剂负荷剂量肝素,术中结合患者体重和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结果不间断肝素抗凝的方案,维持ACT在300~350s的有效抗凝状态。但是,这种抗凝策略因未考虑不同术前抗凝药物对基础ACT的影响而存在缺陷。杨进刚阜外2023-09-27 08:46: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