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超加工食品(增痴呆风险,天津学者研究)
如每天用半个苹果或一份玉米或一碗麦麸麦片(均大约50 g)来替代50 g的超加工食品(大约相当于一块巧克力或一份鱼条),痴呆风险即可降低3%。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纳入7.2万余名基线无痴呆、年龄≥55岁的成年人,一直随访至2021年3月。
10年随访期间,518人诊断痴呆症,其中287人为阿尔茨海默症、119人为血管性痴呆。
7月27日,天津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 Neurology杂志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经常吃超加工食品,痴呆风险会显著增加,而用不加工或尽量少加工的食物来替代超加工食品,可降低痴呆风险。
来源: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Neurology. July 27, 2022
超加工食品根据NOVA分类法进行定义。在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的人群中,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大约平均占9%,即225 g/d。而摄入量最高的人群中,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所占比例高达28%,即814 g/d。

软饮料和苏打水是超加工食品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该研究中,占所有超加工食品的34%。其次是含糖食品,占21%;奶制品和咸的零食分别占17%和11%。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超加工食品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增加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抑郁、全因死亡风险。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位随访10年期间,饮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10%,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5%、14%、28%。
研究者指出,软饮、咸甜零食、冰激凌、香肠、炸鸡、罐装烘烤的豆类、番茄酱、蛋黄酱、果酱、包装好的面包和调味麦片等超加工食品中,糖、脂肪、盐含量高,而蛋白和纤维含量少,尽管方便、美味,却大大降低了饮食质量。
若以等量的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比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牛奶、肉类)替代10%的超加工食品,痴呆风险将下降19%,血管性痴呆风险将降低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另外,超加工食品可能含有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或加热的过程中产生的分子,而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对大脑思维和记忆力有不良影响。
与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占比最低的人群相比,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占比最高的人群发生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50%,其中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了1.19倍。
【ESC 2017】诺华公司新药堪称重磅炸弹,预防冠心病进入抗炎时代?
ESC年会上发布的CANTOS研究堪称重磅。研究显示,诺华公司的卡纳单抗(Canakinumab,商品名为Ilaris)可以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5%,首次直接证明抗炎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假说提供了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7:55:35
0000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国人三分之一有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超过英国人
近期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新的分析显示,中国有三分之一成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比较中国和欧洲成人的数据,该研究还发现,中国和英国青年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相似,但随年龄增加,国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英国人。图1中国和英国随年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比较(黑色中国,红色英国)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2:46:23
0000静息心率轻度增加,也提示死亡风险增加!Meta分析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早在1987年的弗明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约9%。之前的大多数研究则使用心率变化>5次/分作为增加的标准。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一项Meta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仅增加2.6次/分,全因死亡率就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心率降低没有导致统计学上显著的“保护性”作用或风险降低。失眠、学历低、饮酒可致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遗传学随机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6:32:40
0000主动脉瓣狭窄但冠脉低开口,也可不开胸换瓣!阜外吴永健团队经验
阜外医院吴永健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经术前细致影像学筛选的冠脉低开口(≤10mm)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也能安全接受不开胸换瓣手术(TAVR)治疗。作者强调,对于冠脉低开口的症状性重度患者,结合形态学特征、冠脉开口水平瓣叶结构及窦部宽度评估冠脉阻塞风险,并进行适当冠脉保护,是TAVR术中避免冠脉阻塞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