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心率65~79最好!孙宁玲等多中心研究
12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等发表的一项纳入近万例高血压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随访研究提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率或可用来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心率为72时,风险最低。
该研究发现,当高血压患者心率<65以及≥80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男士以及≥65岁的老年人风险尤其高。
研究者指出,持续监测和管理好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可能会改善其预后,尤其是男士和老年人。该研究说明,将心率控制在65~79时,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该研究纳入10031例接受标准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其降压治疗前的心率分为5组(<65、65~69、70~74、75~79、≥80 次/分),随访24个月。
9991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24个月随访结束时,其平均血压为130.59/77.66 mmHg,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中风、非致死性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术、新发房颤、心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率为4.8%。
校正年龄、性别、基线血压、饮酒、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和降压药物应用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基线心率为70~74次/分的患者相比,基线心率<65次/分以及≥80次/分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45%和39%。
而心率为65~69、75~79次/分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未明显增加。

不同心率下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心率<65以及≥80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 86.0%和65.4%。
在≥65岁的老年人中,基线心率<65以及≥80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59.3%和69.0%。
而在女士和年龄<65岁的患者中,不同心率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类似。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心率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当心率为72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最低。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该研究中的高血压患者来自中国21个城市的110家中心,所有患者接受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或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钙拮抗剂治疗,如血压未能达标,则加用其他降压药物,直至血压<140/90 mmHg。
被纳入最终分析的近万名患者,平均年龄64.5岁,基线平均血压为145.43/84.9 mmHg。
来源:Associ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and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9,991 Hypertentive Patient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1 Dec 3;8:74178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走路速度或是第六生命体征
血压、体温、心率、呼吸和痛感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命体征,但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应是一个生命体征。有研究用10年时间观察了近500名老年人后发现,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英国有个工具叫长寿探测器,其中走路慢是预测死亡的重要因素。伦敦大学对4581名老年人的分析发现,与步速处于平均水平的老人相比,步速缓慢的老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还会增加。急性心衰,可尽早使用伊伐布雷定!协和医院研究
对于心衰患者,较高的心率会增加神经激素激活和代谢需求,导致心室重构。对于慢性心衰,伊伐布雷定可控制心率,减少再住院。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学者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发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心衰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可显著降低心率,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衰再住院。研究者认为,对于窦性心率>70次/min的急性心衰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尽早使用伊伐布雷定。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10:25
0000阜外医院姚焰:我国每年猝死病例远不止50万,可能仍在快速增长
每年中国心原性猝死人数超过50万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教授表示,这个数还是低估了真实的猝死率,每年猝死病例应远超50万,甚至可能仍然在快速增长。他指出理由有三:一是冠心病为首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井喷,自然心原性猝死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二是自主神经失衡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扮有重要角色,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模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的增加,诱发了心脏病乃至心原性猝死。使用IABP治疗心梗合并休克,或比左室辅助装置更好!美国研究
救治急性心死合并休克患者,常会使用左室辅助装置(LVAD)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应用IABP似乎更优,与IABP相比,给予左室辅助装置治疗,短期和1年死亡、出血风险、肾脏替代治疗需求增加,花费增多。研究者认为,对于这类患者的最佳临床管理还需要增加更多的证据。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4:27:25
0000多吃鱼,少吃红肉,可防代谢综合征!苏州学者研究
苏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红肉吃得越多,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越高,而多吃鱼可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禽肉摄入量对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在横断面研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相应肉类吃得最少(最低四分位)的人相比,红肉吃得最多(最高四分位)的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23%,而鱼肉吃得最多的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17%,禽肉吃得最多的人代谢综合征风险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