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03

对于红斑狼疮患者(近四成存在瓣膜病变,温州医大一附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17:31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者研究发现,34.6%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变。C 反应蛋白升高、狼疮抗凝物阳性和 3 个抗体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本研究中有 1 例孤立性累及二尖瓣后叶 P2区的巨大赘生物,合并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导致患者出现心衰表现,进行外科切除术和瓣膜成形术,术后随访预后良好。

36 例(34.6%)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变,表现形式多样:瓣膜增厚伴反流 18 例(50.0%),Libman-Sacks 赘生物 13 例(36.1%),瓣膜增厚伴狭窄 5 例(13.9%)。瓣膜病变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累最多见,三尖瓣受累少见,未发现肺动脉瓣受累。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 2005~2020年住院治疗的 104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OR=1.16)、狼疮抗凝物阳性(OR=8.00)、3 个抗体阳性(OR=5.61)是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瓣膜病变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无瓣膜病变组 ,D 二聚体水平、C 反应蛋白水平、狼疮抗凝物阳性比例、3 个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 β2 糖蛋白 1 抗体 )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无瓣膜病变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的功能损害,心脏瓣膜损害是SLE患者较为常见的表现,瓣膜受累主要表现为瓣膜增厚、狭窄、关闭不全,以及疣状赘生物(Libman-Sacks 赘生物)形成。

来源:廖书生,叶腾,倪显达,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695-700.【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另有 1 例赘生物位于左心室腔的心内膜表面,经内科治疗后消除。多发细小的赘生物可经内科规范治疗后消除或减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