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不劣于新型抗凝药!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
11月5日,JACC发表的PRAGUE-17研究4年随访结果表明,在高危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可显著降低非手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个4年随访结果与PRAGUE-17研究前期公布的20个月初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左心耳封堵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PRAGUE-17研究是全球首个对比左心耳封堵和新型口服抗凝药(95%为阿哌沙班)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研究,从捷克10个心脏中心纳入402例高危房颤患者,即有心原性血栓栓塞病史、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史、或CHA2DS2-VASc评分≥3分且HAS-BLED评分≥2分,随机分入左心耳封堵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组。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3岁,65.7%为男士,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4.7分,HAS-BLED评分为3.1分。
中位随访3.5年的结果显示,左心耳封堵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原性血栓栓塞事件(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身栓塞)、心原性死亡、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手术/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组(HR=0.81, P=0.27,非劣效性P值=0.006),心原性死亡、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临床意义的出血、非手术相关有临床意义的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也相似。
研究者指出,长期来看,左心耳封堵术的非手术相关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左心耳封堵术可考虑作为高危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的非药物替代策略。
述评专家指出,PRAGUE-17研究并未报告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因此,需要进一步确认左心耳封堵术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有效性是否真正相似。
来源:
[1]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versus Non-Warfarin Oral Anticoagu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4-Year Outcomes of PRAGUE-17.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2]Does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Stand the Test of Time?. J Am Coll Cardiol. Nov 05, 202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我国学者研究证明:国人使用1/4剂量倍林达,疗效堪比75 mg氯吡格雷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1/4量(22.5mg)的替卡格雷(倍林达)的抗血小板的效果优于75mg氯吡格雷,而且不会出现血小板高反应性。研究者采用光学比浊法和VerifyNow测定了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数据显示,应用替卡格雷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而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美国研究称,肉桂可预防高脂饮食对血管的危害
肉桂和大料、花椒等,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炖肉锅里。近来,一项美国研究提示,烹煮肉类加点肉桂,不仅使肉类更鲜美,而且还有防胖防血管危害的作用。肉桂含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多酚物质。研究者发现,在同样喂食高脂肪的大鼠中,其中食用肉桂12周的大鼠比没食用肉桂的大鼠,腹部脂肪少,血脂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也相对更健康。Science转化医学子刊:引起药物过敏的不一定是药物
5年前,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GiovanniTraverso注意到这样一位特殊患者。这位患者在用了奥美拉唑后,病情没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不适。结果发现,是因为奥美拉唑制剂中含有小麦成分,而患者对麸质过敏。此外,实际中也有人用了抗过敏药,结果过敏症状更严重。“事件引人深思,我们对药物的非活性成分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远远不够。”Traverso表示。阜外研究: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达五成,需警惕四个危险因素
阜外医院蒋雄京、熊洪良等研究提示,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为51.8%。其中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3.5%、39.4%和22.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后,通过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心率均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6例(3.5%)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北大人民医院郭继鸿等推出中国心电图操作指南:推荐成人每年做一次心电图
随着数字化技术快速引入,数字化心电图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改进,但旧式机型并未完全退出市场,给心电图操作规范化的推进带来困扰。鉴于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等牵头撰写了《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1心电图检查适应证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25:2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