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研究(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达五成,需警惕四个危险因素)
其中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3.5%、39.4%和22.4%。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后,通过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心率均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6例(3.5%)用药时间超过24 小时。
而且,病变部位也与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关系密切,本研究中,分叉部病变患者发生率是58.5%,而非分叉部病变的发生率仅为30%。
围术期共有8例(4.7%)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包括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 例小卒中和2 例大卒中(其中1 例死亡)。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双侧CAS 与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关系密切,双侧CAS患者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比例为72.2%,而单侧CAS仅为46.3%。双侧CAS 是持续性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HR=2.650,P =0.024)。
多因素分析发现分叉部病变发生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为非分叉部的2.487倍,发生持续性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更是高达6.977 倍。
未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不良事件的比例为2.4%,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为6.8%(6/88),无差异。
来源:熊洪亮,车武强,蒋雄京, 等. 颈动脉支架术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999.
对于高血压患者,相比于血压正常的患者,虽然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比例没有差异,但持续性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明显升高。
阜外医院蒋雄京、熊洪良等研究提示,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为51.8%。
研究发现,男性相比于女性,更不容易发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外,在女性患者中,CAS 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比例尤其高,可达60%,而男性患者仅为34%。
0000
相关推荐
夜间平均呼吸频率<18次/分者,植入ICD才有获益?柳叶刀子刊欧洲多中心研究
对于左室射血分数≤35%的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目前指南建议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来预防心脏性猝死。但是,对于恶性心律失常风险较低或非心律失常性死亡风险高(例如泵衰竭)的患者来说,植入ICD并没有什么益处。12月21日,柳叶刀旗下子刊电子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发表的EU-CERT-ICD研究新分析表明,预防性植入ICD,仅有大约30%的总生存获益。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1:26:36
0000美国学者称发现高寿秘诀:饮食节制、活的有价值、喜欢玩儿、不胖和灵性生活入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从古至今,人人都希望长寿。近日,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表文章认为,与高寿相关的因素包括以下因素:饮食节制、活的有价值、社会活动丰富、锻炼、灵性生活、体重正常和其他(包括充足的阳光,多饮水和小睡)等。见表1。高寿相关因素饮食节制(正餐为小份或中等份),主要以植物为主,晚餐少吃活的有价值或有意义(有信仰,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努力工作,有职业精神)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9:00
0000阜外医院心律与影像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有助预测心肌病患者猝死风险
近期,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姚焰、樊晓寒等联合磁共振影像科赵世华和陆敏杰团队发现,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如果存在心脏核磁共振显示较高比例延迟强化,患者的猝死风险较高。而且,延迟强化结合其他临床因素做出的评分系统(ESTIMATED评分),能更好预测猝死风险。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加拿大心脏病杂志(CanadianJournalofCardiology)上。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十大生活方式和用药建议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13.3%,约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mg/dl),女性>360μmol/L(6mg/dl)。MESA研究:中青年时期肥胖未来心衰风险高
通过对MESA研究6000多人的医疗记录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青年(20岁)和中年(40岁)时肥胖增加老年时期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病风险。A先生这样的终生肥胖的人比B先生这样年纪大才肥胖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要高得多。不过任何年龄段的肥胖都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BMI每增加5kg/m2,心衰风险就会增加34%。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8: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