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十大生活方式和用药建议
十、合并糖尿病者应选择不升高胰岛素水平的药物
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适量食用。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首先应调节饮食、加强锻炼以及控制体重等。
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因胰岛素分泌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故痛风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升高胰岛素水平的药物。
低温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运动后应避免冷水浴。
而噻嗪类利尿剂、部分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可通过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加重高尿酸血症。
无肾脏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况下,痛风患者饮水建议如下:
痛风患者的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七、建议戒酒
指南关于生活方式调整和用药的建议如下:
指南指出,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
运动次数以每周4-5次为宜,每次0.5-1小时。可采取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
来源: 黄叶飞, 杨克虎, 陈澍洪, 等.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07): 519-527.
不宜进食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橙、龙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常有诱因,多在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等情况下发作;
常见单个关节炎,最为好发部位是第1跖趾关节,其次是踝关节、指关节、膝关节和肘关节等,多为单侧发作。
呈自限性,首次发作后大多可于数天至2周内自行缓解;
饮酒后易痛风发作,酒精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风险因素之一。
避免快速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饮用水尽量选择弱碱性、小分子水。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升高。
五、少吃红肉、动物内脏、腌制/腌制肉类,建议选择白肉,新鲜肉类
六、痛风患者每日饮水总量为2-3 L,柠檬水可降尿酸
九、慢性肾病3期以上合并痛风者优选别嘌醇或非布司他
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长期无痛风发作,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肥胖。
另外,血尿酸增高的遗传可能性为45%-73%。血尿酸水平遗传可能性为27%-41%,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
痛风可表现为关节炎、皮肤病变及肾脏损害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该如何管理好这种疾病,减少复发?近期发布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有比较明确的推荐。
剧烈运动可诱发痛风发作,因可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
肾脏损害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第二大常见共患病。
因肥肉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易引起肥胖及加重尿酸代谢紊乱,故进食肉类宜以瘦肉为主。痛风患者每日肉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g。
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其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
绝大多数瓜类、块茎、块根类及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为低嘌呤食物,建议食用。
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芦笋、紫菜、海带及粮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品。
三、控制体重
临床推荐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优先选择不影响或者降低血尿酸水平的降压药等。
红肉(如哺乳动物,包括牛、羊、猪和兔等)的嘌呤含量高于白肉(如非哺乳类动物,包括鸡、鸭、鹅和淡水鱼等)。
推荐选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不推荐促尿酸排泄药物(如丙磺舒)。
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在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等情况下发作,应尽量避免
慢性肾病3期以上伴血尿酸≥540 μmol/L (9 mg/dl)或存在泌尿系结石,是降尿酸治疗的指征之一。
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干扰尿酸代谢,患者不宜食用。
应尽量进食新鲜肉类。烹饪时,提倡水煮后弃汤食用,油炸、煎制、卤制或火锅等烹饪方式均不提倡。使用佐料时,避免使用过多盐、糖和香辛料等。
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红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证据尚少。
二、推荐中等强度运动,剧烈运动可诱发痛风发作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 (7 mg/dl),女性>360 μmol/L (6 mg/dl)。
饮用柠檬水(如1~2个鲜柠檬切片加入2~3 L的水中)或有助于降尿酸。
肥胖是患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可轻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
对有心血管、肺部基础疾病者,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和缩短运动时间。
对于尿酸代谢异常,内在遗传与外在环境因素两者所占比例约55% : 45%,痛风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痛风急性期以休息为主,中断锻炼,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13.3%,约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展为痛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数小时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好发时间为午夜或清晨;
每天饮水总量为2~3L;分次饮水,建议早、午、晚有3次饮水量达500 ml左右。
八、合并高血压者应优选同时降尿酸的降压药
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第一大共患病。
痛风患者强调饮食均衡,须控制饮食总热量,提倡低嘌呤、低脂肪和低盐饮食。蔬果类食物是健康饮食结构的重要组分,应注意选择。
减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对减少痛风发作有益处。
四、少吃高糖水果
相对而言,柠檬、樱桃和橄榄等对痛风患者有益。
鸡蛋的蛋白、牛乳、海参等嘌呤含量较低。
房颤抗凝不坚持,后果很严重!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是一般人的5倍,因此,目前指南推荐中高风险患者长期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7月16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来自荷兰的全国性队列研究提示,坚持服用抗凝药物,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4年期间,与坚持服药的患者相比,未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58%,缺血性中风及相关死亡的风险增加79%。长期值夜班的胖子,心血管病风险高!同济医学院研究
一年四季黑漆漆的夜里,总有人坚持在岗位服务大众,比如医生。但近日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长期值夜班者心血管病风险升高,尤其是男性,而且如果人胖,风险更会叠加。图1轮班时间工作年限与10年心血管病风险间多变量调整样条曲线不过离开这种岗位的年头越长,这种风险也随之降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7:06:08
0000AHA增进对心血管遗传学认知科学声明的七大要点: 对心血管遗传学的知识更新相对滞后
基因组学研究的诸多进展提升了我们对有遗传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后天获得性心脏病以及卒中等疾病的了解,这些进展包括:某些基因的缺失导致青少年发生心血管疾病或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某些基因能影响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或能对患者进行以基因为导向的治疗。声明指出,然而,临床工作者对于心血管遗传学知识的了解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血管病患者以及卒中患者的诊疗效果。痛风老药开新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冠心病抗炎理论有推进
美国心脏协会2019年会上公布的COLCOT研究结果表明,用于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为冠心病抗炎治疗带来了新的证据。研究结果也在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JAMA子刊研究称:做女医生难,当妈妈的女医生更难
前一段日子,中国学者在Lancet上发文表示,中国女医生相当不容易,事业家庭让人精疲力竭。而近日JAMA子刊上,又有文章呼吁,应该积极应对当前对做妈的女医生的职业歧视问题。“她们要治疗患者,养育子女,教导学生,照顾家人和朋友,但谁来照顾她们?”文章作者诘问。之前有相关研究就显示,女医生薪水要比男医生缩水,晋升的可能性也是打折的,除此外,每周要比男同事们还要平均多花8.5小时做家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