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溶阿司匹林为何要空腹吃(刘梅林等胶囊胃镜研究揭秘)
研究者还用 0.9% 生理盐水分别与盐酸及碳酸氢钠混合,模拟了空腹胃液、餐后胃液及小肠液 pH 水平。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王茜婷等应用磁控胶囊胃镜对药物进行了追踪,发现空腹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后,药物在胃内未出现崩解,进入小肠后才开始崩解。
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比缓释片开始崩解时间更早(0.5~1.0 h vs. 3.0 h),崩解速度更快(2.0~3.0 h vs. 6.0 h)。
但研究也发现,肠溶阿司匹林的胃通过时间差异较大,短的6分钟,长的可达70分钟。
之前本刊的一项研究也报告了阜外医院240例心血管病患者用磁控胶囊胃镜进行消化道检查的经验,发现胶囊胃镜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安全的,不仅可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程度,还可指导冠心病治疗方案的制定。
来源:
另一方面,进食显著延长胃排空时间,可能造成肠溶阿司匹林于胃内滞留,无法快速进入小肠分解吸收,延误抗血小板聚集时机,降低抗血小板疗效。
还有3人服药后药片嵌入胃底皱襞,平均 22.0 min(19.0~25.0 min)后脱落。
理论上,健康人空腹胃液pH水平为1~3,而肠溶阿司匹林外覆抗酸肠衣,在酸性胃液中不溶解,可避免直接刺激损伤胃黏膜。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损伤,并建议饭前服用。
结果发现,与肠溶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消化道开始崩解时间更晚、崩解速度更慢。
图1 阿司匹林嵌于胃底皱襞内
作者指出,药片即嵌入胃底皱襞中(见图1),使阿司匹林胃通过时间明显延长,增加了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
作者表示,通过“磁控胶囊胃镜”,医生可以实时精确操控的磁场来控制胶囊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
研究者还比较了肠溶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两种剂型在胃肠道的崩解过程。
作者认为,若患者餐后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一方面,食物或胃潴留物升高胃内pH水平,可能使肠溶阿司匹林在胃内提前崩解释放,进食后胃肠蠕动也会增强,肠溶包衣在机械性挤压下更易破损,进一步增加胃黏膜损伤风险。
鉴于此,作者指出,应建议患者空腹服用肠溶剂型阿司匹林,以最大程度兼顾抗血小板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发现,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肠溶缓释片在 pH ≤ 7 的模拟胃液的溶液中 24 h 后均未出现形态变化,而在模拟小肠液的碱性环境中均完全崩解。
有糖尿病,三种中高强度他汀降非HDL-C最显著!Meta分析
仅仅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不够,很多学者将视线移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之前研究认为,在糖尿病、甘油三酯过高和LDL-C过低的人群中,非HDL-C比LDL-C更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非HDL-C等于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那么,哪种他汀,什么剂量能更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非HDL-C?肾和脑也不分家!INTERSTROKE研究和瑞典33万人研究
5月5日发表的两项研究提示,肾功能不好的人,不仅容易中风,也容易痴呆!其中的INTERSTROKE研究表明,肾功能受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患者。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人中风后往往病情更重,预后更差。该研究为一项覆盖全球27个国家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127名受试者,其中41%为女士,平均年龄为62.3岁,平均eGFR为79.9ml/min/1.73m2。【AHA2017】救人一命,小学生也可学会有效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作为一种最基本急救技术,应在普通公众中进行普及。据AHA2017科学年会上发布的研究,六年级小学生(平均年龄12岁)完全可以有效地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研究人员评估了160名六年级小学生的执行徒手心肺复苏的能力,孩子们在节奏与目标压缩速率匹配的音乐和视频游戏的帮助下完成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全球至少9万医务人员感染新冠!国际护士理事会报告
据路透社报道,5月6日,国际护士理事会(ICN)报告称,全球至少有9万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如果医务人员仍然得不到防护物资,这一数据可能会翻倍。国际护士理事会代表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护理协会,注册了2000多万名护士。声明还称,全球已有260多名护士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此次报告中的9万名医务人员感染数据是根据全球30个国家的全国性护理协会、政府数据和媒体报道的信息估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