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进(扩大医疗覆盖,不能忽略医疗质量改善和费用控制)
另外,目前主要是靠手工模式收集数据,这种做法成本非常高,CAMI研究也在探索如何利用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收集结构化数字化的数据,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
其研究重点是确定最佳的临床治疗策略,找出在疾病预防、治疗结果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改进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杨跃进教授
但“如果不及时作出战略转移,心血管病流行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但我国的心血管领域的医疗质量非常不乐观。即使是北京市 39 家三级医院,在校正患者的危险后,最好的医院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死亡率为2.37%,而最高的医院达到了 14.48%,差异达到6倍。
他也介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登记研究纳入近 200 家医院近4万例患者。
他介绍,我国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体系在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撑下,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建立覆盖全国的系统性病例注册登记系统,这些疾病,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指标可以比较,并与患者的结局密切相关,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改善医疗质量。
临床效果评价研究涵盖了临床应用研究、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生物计、大规模复杂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等,目的是使医疗质量和医疗成本达到最佳的状态,从而使患者得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来源:杨跃进,杨进刚. 怎样做到“该做的都做,不该做的不做”?——中国迫切需要开展以医疗质量评价为核心的质量提升运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Suppl 2):1-3.
考虑到中国有 2.9 亿心血管病患者,老龄化趋势明显、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心血管死亡占比40%的情况下,“中国医院,尤其是县医院面临的压力仍然会进一步加大,”他说。
而且,这些数据有助于掌握就医过程和效果(如死亡率、生活质量等)有无改善以及费用等指标,以此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这不仅对医疗卫生界是一个新课题,对经济学界也是一个挑战。

杨跃进教授认为,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不同,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准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只有终末期疾病才是'总是去安慰’”。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
CAMI注册数据库将作为数据共享平台,参研医院在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以使用全国数据,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撰写论文,对我国心肌梗死的诊疗现状和诊疗证据提供新的思路。
他表示,医疗政策有三要素:可及性、费用和质量,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他说,医疗水平才是医疗服务的金标准。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分级诊疗才能真正落地。大医院人满为患,大专家“一号难求”,体现了公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他说,“医疗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规范医疗”。
而且,他认为,改善医疗质量不但能让患者获益,也可明显减少医疗费用。
对于临床工作,我国面临的两个基本任务:一是提高医疗质量;二是控制医疗成本。其实,说白了就是“正确诊断,正确治疗;该做的都做,不该做的不做。”
杨跃进表示,“提供有效、优质的医疗质量应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提升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应当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尤其是如何实现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项目组在海峡会期间举办了研究者会议,并发布了CAMI研究数据报告,77家医院获取了自己的质量报告。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质量提高和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表示,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已成为我国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任务。
而且,卫计委正规划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但根据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全国 73.1 亿诊疗人次中,县级医院诊疗人次仅为 9.2亿人次,还呈现了就诊人数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简而言之,就是优化救治流程,包括早诊断,早治疗;该做的都做;不该做的都不做;减少失误,避免事故、差错和不作为。最终让患者获益,顺利康复。
改善医疗质量不但能让患者获益,也可明显减少医疗费用
注册数据已经积累了100例以上心梗患者的医院,已经获取了本院的诊疗情况,以及与全国医院对比的数据。
推进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改进模式
但这说起来简单,但如何在医疗工作日益繁重基础上,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国拥有一个以全民性医疗机构为主的卫生系统,这为国家水平的医疗质量评估和提升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条件。”他说。
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007 年~2008 年中国43家医院患者风险标化院内死亡率水平悬殊,从最低的 0.7% 到最高的5.8%。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杨跃进认为,中国医疗诉求与日俱增,但当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不均衡与医疗资源浪费的矛盾现象。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提升质量应作为我国医改的战略重点
因此,杨跃进教授说,我们面临的任务是:既要广覆盖,也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要控制费用。

近些年兴起的临床效果评价研究为提高我国医疗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宗旨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动态监测医疗质量,来评估治疗效果,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第一手信息。
国家卫生计生委又认为,分级诊疗是破解这一现状的一剂药方,但如果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较弱和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不解决,分级诊疗制度就不能有效实施,如果强制执行,反而有可能加剧医疗不公平。
但扩大医疗覆盖面,不能忽略改善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的控制,否则“医疗就会成为无底洞”。
Framingham心脏研究70周年纪念:已延续三代人,发表3698篇文章
从1948年到如今,Framingham心脏研究已经有70岁了。70年里,Framingham心脏研究不断刷新人类对心脏健康和疾病的认识,Framingham心脏研究已经延续了三代人,发表了3698篇文章。Framingham小镇的标牌上骄傲地写有两句话:“一座改变美国人心脏的小镇”、“Framingham心脏研究之家”。杨进刚阜外2023-08-23 23:13:58
0001四种不健康行为让近一亿中国人少活一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报告,在2010年,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这四种不良生活方式,让9428万中国人平均少活了一年。作者指出,中国经历了30余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老爸吸烟,孩子成绩差!美国万名少年研究
国内烟民不少,大部分都是吸烟的爸爸!孩子多多少少会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根据美国学者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二手烟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学习成绩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看来吸烟的您也在拉后腿!这项美国研究发现,二手烟暴露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吸二手烟时间越长,成绩越差。研究发现,在过去的7天里,超过30%的美国少年暴露在二手烟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不匹配危害大吗?河南省医研究
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是指人工瓣膜在置入后有效瓣口面积不能满足患者实际生理需求,导致其和循环血流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河南省人民医院朱喜亮等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机械瓣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不匹配并不少见。116例患者中瓣膜不匹配的发生率为22.4%,其中重度瓣膜不匹配发生率为3.4%。心脏术后,改善营养可促进恢复!阜外医院王立清等综述
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预后往往较差。及时发现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并进行积极有效的营养治疗,对改善心脏外科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术前,心脏外科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10%~25%之间,而在术后,心脏外科患者普遍存在营养治疗不足或者延迟营养支持现象。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4:31: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