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还可提高下肢功能,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世界高血压联盟综述)
平均每天钠摄入量每增加0.73 g,机体功能评分降低0.13分,其中以起立坐下试验评分(评估下肢肌力)下降最为明显。
[1]The World Hypertension League Science of Salt: a regularly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of salt and health outcomes studies (Sept 2019 to Dec 2020). J Hum Hypertens, 10 June 2022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在基线60岁以下、女士、eGFR<45 ml/min/1.73 m2、高血压未控制(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0 mmHg)、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拮抗剂、24小时尿钾排泄量≥1.45 g/d的患者中,尿钠排泄量处于最高四分位的患者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风险分别增加1.19倍、5.41倍、1.22倍、2.49倍、1.34倍、75%、1.29倍。
在尿钠排泄量≥2.76 g/d的患者中,钠排泄量每增加2.3 g,上述复合肾脏事件发生风险增加55%。
来源:
研究分析了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评估食盐与健康的41项研究,其中仅2项符合预先设定的关键分析方法学质量标准。
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世界高血压联盟已经发布了减盐的全球行动倡议,强调应将降低膳食钠作为一个重要优先事项。
世界高血压联盟指出,另外有2项研究尽管方法学质量未达到预设标准,但可能也有公共卫生意义。这两项研究进一步证实,钠摄入量与高血压、心血管病和死亡密切相关,同时也表明,通过24小时尿钠来评估钠摄入量是最为可靠的方法。
该研究显示,与钠摄入量为2.4~3.34 g/d者相比,钠摄入量分别为3.34~4.44 g/d和≥4.44 g/d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一半的风险分别增加69%和80%。
结果发现,与钠摄入量几乎没有变化(平均每天减少0.15 g)的人相比,钠摄入量平均每天减少1.06 g的人下肢功能明显改善,简易机体功能评估量表(SPPB)评分增加0.06分,而钠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0.74 g的人机体功能评分降低了0.45分。
其中一项研究为来自西班牙的老年人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2~2017年随访5年。
另外一项研究是在韩国9家三级医院1254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位随访4.3年。
5年期间,868名老年人平均每天的钠摄入量从 2.68 g降至了2.53 g。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发文指出,如果每个家庭将普通盐更换为低钠盐(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有咸味的氯化钾),所有餐馆、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全中国将减少10% 以上的死亡。
钠摄入量<2.4 g/d者发生上述事件的风险与钠摄入量为2.4~3.34 g/d者相似。
6月10日,世界高血压联盟对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盐与健康结局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再次证实减盐有益于健康,除了可降压和预防心血管病外,还可提高下肢功能、防止慢性肾脏病进展。
全球60位专家呼吁:>65岁无症状老年人应筛查房颤
昨日,包括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在内的全球60名AF-SCREEN国际协作组成员发布了《心房颤动筛查》白皮书,建议>65岁无症状老年人群应筛查房颤。约1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心房颤动所引起,而心房颤动通常在卒中时/后才被发现。导致脑卒中的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其实屡见不鲜。数据显示,在65~75岁人群中进行筛查可检出1%~3%的未曾诊断的心房颤动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2:46:55
0000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瑞士研究称,住院死亡风险比流感高50%!
2月15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瑞士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表明,因感染奥密克戎B.1.1.529毒株住院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比流感住院患者高50%,两类患者的重症监护室住院率相似。作者指出,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从最初的12.8%降至了7%,但仍明显高于流感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感染仍然不能简单地与流感相比。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1:07:07
0000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有助于逆转心房重塑! Sleep-AF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增加房颤风险。发表在JACC子刊的Sleep-AF研究则证实,使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有助于逆转心房重构。这项研究也提供了房颤管理中增加管理睡眠呼吸暂停的证据支持。研究显示,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心房传导速度更快,心房电压更高,复杂点的比例较低,心房表面积<0.5mV(%)的比例降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7:56:03
0000阜外医院吕滨团队JAMA子刊发文:空气污染为冠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6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吕滨教授研究团队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王萌助理教授等人,在JAMA网络开放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6:35:42
0000利钠肽有昼夜差异,夜间准确性更高!Circulation子刊研究
血浆利钠肽水平是诊断急性心衰的重要指标。6月7日,Circulation心衰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在用利钠肽水平评估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的患者时,需要考虑其就诊时间(利钠肽检测时间),因为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存在昼夜差异。与白天就诊的患者相比,在夜间就诊的患者中,BNP和NT-proBNP水平的诊断准确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