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心原性休克还需细化(JACC子刊文章改良SCAI分期)
2. 未对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及双心衰竭进行差异化;
低灌注标志物,如乳酸 >2 mmol/L,第一个24小时内尿量<720 ml和肌酐水平增加>0.3 mg/dl,均可用于风险分层。
3. 正常血压低灌注阶段缺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就升压药物而言,如果单纯一种药物的剂量较高,也应归类为更为严重的休克。
注:*:低灌注标志物,如乳酸 >2 mmol/L,第一个24小时内尿量<720 ml,第一个24小时肌酐水平增加>0.3 mg/dl;~:应用升压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0 mmHg;^:左心衰竭定义为心输出功率<0.6 W,心脏指数<2.2 L/min/m2;^^:右心衰竭定义为肺动脉搏动指数 <1,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0.25 mmHg/L/m2;**:极度低灌注定义为乳酸水平在 2-5 mmol/L,第一个24小时尿量<200 ml。BVF:双心衰竭;CS心原性休克;ECMO:体外膜氧合;LVF:左心衰竭;RVF:右心衰竭
肺动脉搏动指数 <1和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0.25 mm Hg/L/m2均提示右心衰竭。
而之前有研究显示,在心原性休克患者中,单纯性低血压组(9.3%)、单纯性低灌注组(17.2%)以及低血压组和低灌注组(33.8%)的住院死亡率不同。
文章指出,既往有关心原性休克患者中应用机械循环支持的研究,未能得出有意义的获益的结果,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纳入的患者太过粗泛,包括了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
4. 未能根据临床表现给予治疗决策指引。
此外,心原性休克的潜在病因也对休克程度有重要影响。
1. 未对C期和D期心原性休克进行量化;
多项研究表明,右心衰竭较之仅左心衰竭死亡风险增加。
基于这些局限,作者对SCAI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改良:A期、B期不变;对C期进行分层,对D期和E期进行了量化。
图3 药物治疗和机械循环支持的选择
在C期早期,患者常常由于代偿性血管收缩会出现低灌注而血压正常状态,但很快患者会失代偿而出现低血压、低灌注。
而2019年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对心原性休克的分期向前一步,将心原性休克分为A、B、C、D、E五期,依次为风险期、开始期、典型期、恶化期、终末期。
此外右心导管插入术评估血流动力学至关重要,即使是C1期。
来源:Yerasi C, Case BC, Pahuja M, et al.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Phenotyping When Defining Cardiogenic Shock.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2 Apr 25;15(8):890-895.
多项研究已证实,从SCAI分期的B期到E期,患者死亡率增加。
在考虑基线特征后,单纯存在低灌注的患者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低血压组。

这一定义将不同期的心原性休克患者一揽子包括在内,使得分析试验结果受到影响,有意义的结果不能确定。
其中C期和D期根据低灌注生物标志物、维持血压水平的升压药物数目,以及左心室心衰、右心室心衰和双心室心衰相关血流动力学变量等进行了细化。
图1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提出的心原性休克分期
但文章认为SCAI对心原性休克的分期还是有以下局限:

图2 对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心原性休克分期的改良
近日,JACC子刊一篇文章认为,有必要定义心原性休克时进行细化,以指导临床实践。
既往绝大多数研究中采用的心原性休克的定义为,持续收缩压<90 mmHg多达30 min以上,心脏指数<2.2 L/min/m2,或因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提示需要应用升压药物或机械循环支持。
文章指出,对心原性休克谱进行分层时应考虑某些因素,比如双心充血、右心房压力升高、使用药物或设备等升级、乳酸水平的升高等。
在治疗上,选择适宜的机械循环支持可能有一定挑战,明确不同机械循环支持在不同时期休克的作用,以及根据右心导管插入术识别左心或右心衰竭等均很重要。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传统起搏器可安全做核磁共振检查
传统起搏器和电极导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的强磁场中会出现诸如发热、异常感知和起搏等现象,严重时可致电极头端发热、灼烧心肌导致穿孔,或使起搏感知异常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植入传统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研究称,对于一站式杂交手术,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效果优于氯吡格雷
阜外医院吴永健、张倩发表研究表明,在“一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患者中,替格瑞洛确实表现出了比氯吡格雷更强的抗血小板效果。研究者发现,替格瑞洛从给药后第2个小时起即表现出了比氯吡格雷更强的血小板抑制效果。但他们还发现,在首剂研究药物后6h替格瑞洛组才达到适宜的PRU水平(PRU<235),这和我们熟知的替格瑞洛的起效时间相比是明显推迟的,即使是首剂90mg的替格瑞洛。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0:48
0000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二甲双胍、氨氯地平、氯吡格雷常发生用药错误
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质量缺陷,是患者用药面对的三大风险。发达国家医疗失误中用药错误占18.3%。仅在美国,用药错误每天至少造成1人死亡。那么中国情况又如何?近日,首份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临床安全用药年度报告(2018)给出了答案。这份报告由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联合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18年用药错误较2017年增长12.03%喝牛奶,增癌症风险!?中国CKB研究50万人群新分析
近几十年来,尽管中国乳制品(主要是牛奶)消费量大幅增加,平均摄入量从1992年的14.9克/天增加到2012年的24.7克/天,但仍远低于西方国家(例如2015年美国的摄入量约为400克/天)。近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研究)显示,摄入乳制品增加与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