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亿人需要吃他汀(中等强度他汀应作为一线治疗,阜外医院近300万人分析)

该研究结果还表明,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在 10 年内使基于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降低 3%,在降低年龄校正的的心血管病风险中有重要作用。
另外,我国近一半的基层医疗机构尤其乡村诊所没有他汀,下一步应确保他汀更广泛可及。
China PEACE 百万人群项目于2015~2020年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纳入290余万名35~75岁的居民,根据10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进行风险分层,并据此模拟强化降脂治疗情形,以达到相应的LDL-C目标。
总体上,在高危患者患者中,43.1%需要他汀单药治疗,6.5%需要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4.8%需要加用依洛尤单抗。
作者表示,中等强度他汀是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对于有适应证的人群,应足剂量应用。
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预防事件的成本为 9,140 美元,依折麦布为 22.7万美元,依洛尤单抗为 143.6万美元,表明他汀具有成本效益,中等强度他汀应作为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线药物。
效价比分析
在LDL-C未达标的上述四类风险分层人群中,平均LDL-C水平分别为3.83 mmol/L、3.84 mmol/L、3.59 mmol/L、2.76 mmol/L,降脂治疗率分别仅1.1%、2.0%、4.3%、14.4%。
中国在2019年推行通过竞标、批量采购和降低交易成本来降低药品价格的集采政策。依折麦布和依洛单抗未纳入政策,价格来自地方政府采购目录中的最低中标价格。阿托伐他汀20 mg/d的平均费用为0.07 美元,依折麦布10 mg/d为 1.04 美元,依洛尤单抗140 mg每两周一次的平均费用为 198.8 美元。
不能达到目标值的居民,需要额外的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添加依折麦布后,仍有4.8%的高危患者和11.3%的极高危患者,需要加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
在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人群中,LDL-C未达标者分别占8.1%、19.6%、53.2%、93.6%(包括未达标和未接受降脂治疗)。
作者指出,我国高危患者的比例低于西方人群(大约40%),但过半的高危患者LDL-C未达标,且仅5%左右接受降脂治疗,这说明我国通过优化降脂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在模拟分析中,如果应用20 mg阿托伐他汀,超过99%的低危和中危人群可达到LDL-C目标值(<3.4 mmol/L),而高危患者有11.3%不能达到LDL-C目标值(<2.6 mmol/L),极高危患者中,有24.5%不能达标(<1.8 mmol/L)。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昕、李希等发表的一项基于China PEACE 百万人群项目的新研究表明,我国35~75岁居民中,大约1.09亿人(16.9%)需要降脂治疗。
我国大约1100万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需要额外用依折麦布和(或)PCSK9抑制剂,但这两类药物价格较高,因此有必要研发仿制非他汀类药物,降低药物价格。
据该研究估算,1.01亿人需要吃他汀,1100万需要加用依折麦布,470万需要进一步加用PCSK9抑制剂。
以此估算,每年他汀治疗的费用约24亿,用依折麦布需支出42亿美元、用依洛尤单抗需要花费245亿美元,能分别预防26.4万例、1.8万例、1.7万例心血管事件。
研究发现,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在我国6.47亿35~75岁人口中,我国高危人群为7440万(11.5%),极高危人群有1360万(2.1%),大约1.09亿人(16.9%)需要降脂治疗,其中1230万已经接受降脂治疗。
另外,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中在高强度他汀基础上需要其他降脂药物治疗的比例低于西方人群,但我国年龄标化的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说明在同样的LDL-C水平时,中国人的心血管风险可能高于西方人群,这可能与我国对吸烟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管理欠佳有关。
[1]Lei Bi, Jiayi Yi, Chaoqun Wu, et al.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Lipid-Lowering Therapy Requirement in China.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 Mar 28;9:839571.
来源:
北京同仁医院史旭波等发表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表明,对于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中等强度的10 mg/d瑞舒伐他汀单药治疗,可使73.4%的患者达标,这一数值与China PEACE 百万人群项目的估计数据接近。但若根据2019年欧洲指南,仅27%的患者达标(即LDL-C<1.4 mmol/L且同时满足较基线降低≥50%)。
在极高危患者中,75.5%的需要他汀单药治疗,13.2%需要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11.3%需要加用依洛尤单抗。
根据中国血脂异常指南,研究仅模拟了最初使用20 mg阿托伐他汀,然后额外使用 10 mg依折麦布,然后如果需要,每两周使用 140 mg依洛尤单抗。因为国人对高强度他汀耐受性较低,中国指南建议谨慎使用高强度他汀。
我国35~75岁男、女居民中不同年龄组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情况
有心血管病,低脂饮食不如地中海饮食!柳叶刀对照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对于无心血管病的人群,地中海饮食和低脂饮食均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病,其中地中海饮食连续多年被评为最佳饮食、最佳心脏饮食。5月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西班牙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已换心血管病的患者中,与低脂饮食相比,地中海饮食仍然有明显优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BNP水平升高须警惕房颤
B型利钠肽(BNP)主要由心脏分泌,其血浆浓度能反应心脏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变化,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心力衰竭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另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肥胖、吸烟和饮酒,推高中国男士血压!王继光等Nature子刊述评
近日,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在Nature子刊发表述评文章,指出在过去30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大幅上升,目前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普通人群的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8:06:18
0000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代谢减慢并非中年发福罪魁,是懒人借口!任何活动都重要!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人到中年,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增加体重,大腹便便,变成了“油腻大叔”。中年油腻可不是好事儿。我国学者个长达35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是从体重从正常变成超重,死亡风险也增加42%。有些人把中年发福归咎于代谢减慢。但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一项研究,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并没有减慢。新陈代谢率减慢纯粹是给懒找借口!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7:42
0000中年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会让人“变傻”!
神经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中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或可能加快中年认知功能下降。研究发现,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加快的风险增加了65%。吸烟者比不吸烟的人,认知功能下降加快的风险增加了87%。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加快风险增加1.5倍。而且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知功能下降加快风险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