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210万心衰!杨杰孚等Circulation子刊研究
北杨杰孚教授联合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在Circulation子刊发表文章称,估计中国≥25岁成人中约有1210万例心衰患者,其中300万为新发心衰。
研究数据显示,年龄标准化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10%和275/10万人年。
而且心衰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5~64岁、65~79岁和≥80岁人群中,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57%、3.86%和7.55%,发病率分别为158/10万人年、892/10万人年和1655/10万人年。
研究基于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内蒙古、辽宁、浙江、海南、重庆和青海六省人群。最终纳入5000万人,平均年龄45.7岁,男性占比53.6%。
研究发现,心衰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冠心病(52.5%)、高血压(43.8%)、慢性肺病(22.1%)和糖尿病(17.3%)。
2017年,共13万余例心衰患者住院。中位住院时间为9.7天,住院≥3次的比例高达40.5%。
≥80岁患者,中位住院时长12.2天,44.2%的患者住院≥3次。
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费用约为29,746元,药品费用约占总医疗费用的30.6%。
统计23万余例心衰患者的门诊数据,心衰患者的年平均门诊费用约6023元,药物费用占比约65.1%。
来源:Wang H, 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mong Urban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Circ Heart Fail. 2021 Aug 28.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致命“四连环”!欧洲心脏病杂志文章
近日,欧洲心脏病杂志主编ThomasFLüscher教授撰文介绍了几项研究,并称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之间有致命性的“四连环”关系。文章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机体代谢的遗传特性、微生物种群和饮食模式对心血管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比如,有研究发现,胆固醇吸收有遗传变异性,影响着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风险。近期脑梗,也可行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宣武医院研究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尹春琳、武德崴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处于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恢复期的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安全、有效。作者指出,存在长期抗凝禁忌(例如脑出血史、淀粉样脑血管病、消化道出血史)或规范抗凝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早期行左心耳封堵术。诊断高血压,在家量血压最好!?JACC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2 09:27:03
0000心梗患者高血糖有新界值!阜外医院杨跃进、窦克非等CAMI研究新分析
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经常出现血糖水平升高,但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相关尚无定论。既往大部分研究发现,入院血糖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有关,但在糖尿病患者中,两者相关性很弱,甚至没有明显关联。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临界值来明确何种程度的血糖升高对患者不良预后有价值。实际上,入院血糖受基础血糖水平、心肌梗死后应激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糖代谢状态下采用同一个临界值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