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屏幕时间超2小时(影响身心,欧美超40万青少年研究)
心理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易怒、紧张和睡眠困难,而躯体症状包括头痛、腹痛、背痛和头晕。
以娱乐为目的大量使用电脑也会导致心身症状,男孩的风险高84%,女孩的风险高108%。
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的屏幕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他们会出现多种躯体上或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不管是否进行身体活动水平。
高科技时代,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屏幕伤害的不仅仅是眼睛了,近日,一项针对40多万青少年的全球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的电子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会影响身心健康。
玩电子游戏的危害更大,时间超过4小时的男孩和女孩出现身心不适症状的风险分别高出78%和88%。
来源:Asaduzzaman Khan, et al. Associations of Passive and Active Screen Time With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 of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22). DOI: 10.1016/j.amepre.2022.01.008.
研究显示,与每天看电视不到两小时的青少年相比,每天看电视超过四小时的青少年出现身心不适症状的风险高出67%,女孩的风险增加更明显,高出71%。
研究纳入来自欧洲和北美的44个国家的41448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3.6岁)。
近几十年来青少年使用屏幕的人数显著增加,建议限制每天最多使用两小时屏幕,以改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0
相关推荐
糖尿病是病情加重的“帮凶”!上海学者新冠肺炎研究
感染新冠病毒后,为何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其中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患者有糖尿病。3月2日,上海学者研究显示,高血糖是导致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也是轻症进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者共对529例确诊病例进行了研究,其中轻症感染患者中有10.2%合并糖尿病;而轻症进展为重症的患者中有17.6%合并有糖尿病。建立轻症进展为重症的预警模型发现,糖尿病病史是轻症进展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日本研究:大笑疗法有助于减轻癌症患者痛楚
每一次大笑,都饱含了生活的乐趣。近日一项别出心裁的日本研究发现,大笑疗法对癌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有益的临床辅助。研究者认为,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来验证这项研究的探索性结果。研究显示,笑一笑的患者,要比不接受笑一笑治疗者认知功能更好,疼痛更少。这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6位40~64岁的癌症患者参与,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大笑治疗”组和不接受“大笑治疗”对照组。美国研究称,睡前半小时看手机不利于睡眠
现如今,我们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上花费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先不说那些熬夜玩电子游戏的人,就说晚上躺床上入睡前看一会儿手机估计是很多人都有的习惯。甚至有人说,看一会儿手机更容易入睡。然而事实上,术前看手机并不利于睡眠。有研究发现,与那些很少在睡前看手机的人相比,那些最经常在睡前看手机的人出现睡眠紊乱的风险要高出1.5倍。即使在校正了他们在一天中使用手机的次数,研究结果仍然如此。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专家共识的十大要点:四分之一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狭窄>50%
冠心病与颈动脉狭窄共患率不低,在冠脉病变患者中颈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达25.4%;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冠心病患病率为13%~86%。为了能够促进临床实践更好地处理这两种疾病并存情况,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近期发布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以下为其中要点:美国预防工作组不建议用心电图筛查房颤:10秒“快照”没有比摸脉能发现更多房颤
JAMA杂志近日刊登了美国预防工作组(USPSTF)声明。声明指出,采用心电图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房颤筛查的获益及风险不明确,证据不足。专责组审查了纳入135300人的17项研究。研究表明,用心电图进行系统筛查比不筛查确实发现了新的房颤(1年内从0.6%增加至2.8%)。然而,心电图筛查并没有比摸脉发现更多的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