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出炉(欧洲心脏杂志刊登顾东风,鲁向锋团队研究)
注:左图:10年风险;右图:终生风险(到80岁)
高遗传风险者(评分最高的20%)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近3倍于低遗传风险者(评分最低的20%),两组人群冠心病终生发病风险(到80岁时)分别达15.9%和5.8%。如果高遗传风险者同时伴有冠心病家族史,那么冠心病终生发病风险将高达27.7%。
该研究整合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6万东亚人群冠心病基因组数据,鉴定了影响中国和东亚人群冠心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540个遗传变异和作用强度,构建了适合我国和东亚人群的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并在我国前瞻性随访20年的4万多人群队列中评价和验证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解码基因组遗传信息建立我国居民冠心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实用性评估工具,并提出不同遗传和临床风险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和方案,《欧洲心脏杂志》同期对该评分工具在预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重点述评。
研究发现,该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系统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描绘个体随年龄增长的发病轨迹(图1)。
图1 不同多基因风险评分个体的冠心病发病风险轨迹
相比于传统的临床危险因素,该评分系统的优势在于可在生命早期、传统危险因素尚未出现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并且终生不变。
[1] Lu X, Liu Z, Cui Q, et al. A polygenic risk score improves risk stra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hinese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2022 Feb 23.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建立了我国首个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并系统评价了其在冠心病精准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2] Maryam Kavousi, Heribert Schunkert. Polygenic risk score: a tool ready for clinical use? Eur Heart J. 25 February 2022.
研究成果于2月2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欧洲心脏杂志》。
现行指南对中等传统临床风险患者缺乏明确的干预建议,但如果合并高遗传风险,则证据建议启动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而高临床风险个体同时伴有高遗传风险,则亟需强化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干预。
图2 多基因风险和临床风险联合评估指导心血管疾病防治决策
该评分可提升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和临床风险分层能力,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测预警和指导精准防治。
冠心病是全球和我国居民的最主要死因之一,受个体遗传、代谢及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近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大量心血管疾病相关易感基因,然而这些遗传信息预测个体发病风险进而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尚未阐明。
为了便于指导防治实践,本研究还制定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可视化风险评估量表图(图3)。
来源:
据悉基于该研究成果已经研发了心血管疾病遗传风险检测芯片,实现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正推广应用于冠心病早期发病风险预测、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管理,预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能力和提升精准防治水平,对于降低我国冠心病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该研究进一步结合现行《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评价了多基因风险评分的应用价值(图2)。发现多基因风险评分可以显著改善传统临床风险的再分层能力,尤其是对于传统中、高临床风险患者临床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3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可视化的风险评估量表图
体重超标,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患病率高!王继光等全国注册登记研究
9月14日,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发表的一项全国性注册登记研究提示,与体重正常者相比,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说明诊室血压可能会高估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降压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同时也表明,诊室外血压监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尤其适合用于评估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3:56:050000常喝含糖饮料,血脂易不正常!美国研究揭其机制
夏天是含糖饮料的主场,而近日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多饮含糖饮料,包括果汁和苏打水,与多种血脂指标异常相关,而进一步升高心脏代谢疾病风险。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ml)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0:57:1700001年内房颤,应优先转成窦律!BMJ韩国研究
5月11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韩国全国性研究提示,诊断房颤1年内,与控制心率相比,尽早控制心脏节律能预防更多的心血管事件,但对于1年以上的房颤患者无额外益处。研究者指出,既往有两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与控制心率相比,控制心脏节律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住院。该研究显示,不论是较早(诊断房颤1年内)还是较晚(诊断房颤超1年)启动治疗,控制心脏节律者中安全性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不高于控制心率的患者。ACC发布二尖瓣反流共识:MitraClip要严格限制
近日,基于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HA/ACC)联合发布的瓣膜病临床管理指南和其最新更新,ACC发布了最新的二尖瓣反流临床管理路径决策共识。这份共识提倡,基于临床发现、超声心动图成像以及必要时应用运动试验等结构化方法去清晰临床决策。治疗目标包括予以有经验的心脏团队去及时干预,以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早死。短期利伐沙班,可预防支架术后1月桡动脉闭塞!Circulation子刊温州学者研究
在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血栓形成是桡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本刊之前一项研究表明,经桡动脉入路进行冠脉造影或者介入治疗后,5.4%的患者出现桡动脉急性闭塞。研究发现,年龄>60岁、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间>20h、糖尿病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的风险分别增加3.4倍、2.1倍和1.9倍。近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研究发现,短期使用利伐沙班抗凝可降低1个月的桡动脉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