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03

房颤即便抗凝(新发脑梗仍不少见,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5:17:130

2月17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瑞士前瞻性多中心房颤队列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即便应用抗凝药,新发脑梗仍不少见,且大部分为隐匿性脑梗;新发脑梗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

除了抗栓治疗,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不清楚这种方法是否能预防隐匿性脑梗和认知功能下降。

然而,新出现的白质病变和脑部微出血与认知功能下降无关。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新发脑梗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隐匿性脑梗和症状性脑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类似。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支持“房颤是血管性痴呆病因之一,且主要由隐匿性脑梗所致”这一观念。

术后出现新发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1年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较高(10.81% vs. 1.83%;OR=6.485),死亡和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

该研究共纳入1227例房颤患者,其平均年龄为71岁,26.1%为女士,89.9%应用抗凝药物,19.2%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来源:

2年随访期间,2.3%的患者出现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近期,郑大一附院有研究称,房颤消融术后,14%的患者新发无症状脑梗死。

该研究也说明,对于所有的房颤患者,单纯抗凝治疗可能不足以预防脑损伤和认知功能下降。

[1] Silent brain infarcts impact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7 February 2022

部分患者是否能通过不同的更高剂量抗凝药物或加用抗血小板药物获益,目前尚不清楚,这必须权衡大出血风险。

小的缺血性腔隙性脑梗可能主要由脑部小血管疾病所致,而不是心原性血栓所致,抗凝治疗对这样的患者可能不那么有效。

核磁检查显示,5.5%(68例)的患者新发脑梗(包括10例中风患者),其中88.2%在基线时应用抗凝药物,85.3%为隐匿性脑梗;18.7%的患者新出现白质病变,11.4%的患者新出现脑部微出血。

所有患者在基线和2年后接受标准化脑部核磁检查。隐匿性脑梗定义为:随访期间无临床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核磁检查新发现小的非皮质梗死或者大的非皮质或皮质梗死。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是新发隐匿性脑梗的危险因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