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女子吃黑木耳被送进ICU!这4种食物做饭时不注意,能害一家人
深圳的龙女士喜欢趁着周末休息,开车去周边城市玩一圈。这一次,龙女士在外面玩了两天。礼拜天晚上到家以后,开始准备提前做好周一的午饭。
在找食材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上次在家做菜,还剩了不少木耳没用。木耳一直泡在水里,天气又转凉了也不会坏,正好可以拿它做配菜。
周一中午,龙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公司打开自己做好的午饭便当。她吃完炒木耳以后,准备开始午休,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龙女士的肚子开始剧痛,疼得她开始冒汗。马上又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她感觉不像是普通的不舒服,就喊醒了同事。
此时的龙女士甚至无法自己站稳,被送到医院以后她还昏迷了。医生检查出她的多处脏器有衰竭的迹象,确认是米酵菌酸中毒,需要做肝移植手术。

泡发3天的黑木耳,是脏器衰竭的元凶
干木耳本身是无毒的。但是泡发很久的黑木耳就容易被微生物攻占,变身”毒物“。
这种毒素叫做米酵菌酸,又耐高温,毒性还猛。也就是说,哪怕你把泡发木耳洗了三遍,开水烫烫,都去除不了毒素。
不小心把含有米酵菌酸的木耳吃下去之后,致死率超过了50%。即使逃过一劫,代价也是身体多个器官衰竭。而且,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解毒药物!
小贴士:泡发木耳多久才安全呢?一般冷水是泡3-4个小时,热水的话时间更短。

快速泡发木耳的话,往温水里加一点白糖和面粉。白糖可以让干木耳快速吸收水分,面粉可以清除木耳杂质。
除了菌菇,这3类食物也能中毒
豆角
豆角不是很好熟,里面含有不少甙类毒素和蛋白酶抑制剂。吃到没熟的豆角,可能会肚子痛、呕吐。如果吃到了没熟的豇豆,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
划重点:为了防止豆角不熟,可以先用开水烫一遍才爆炒。

冒第一遍泡泡的豆浆
自己在家煮豆浆,会出现“假沸”现象。煮豆浆出现的第一遍泡沫,并不代表真正煮沸了,那时候的温度才80度左右。
如果这个时候关火,豆浆就是没煮熟的。里面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物质,会让人食物中毒。
所以煮豆浆要在第一次出现泡沫之后,多煮几分钟,才能保证完全熟透。
新鲜的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里有一种本身无毒的物质,叫做秋水仙碱。
但一旦这种物质被胃肠道吸收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剧毒--二秋水仙碱。
有多可怕呢?只要摄入0.5mg,致死率就极高了!

划重点:干黄花菜是经过处理的。鲜黄花菜就需要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不然极易中毒、死亡!
Dr.X说
很多家庭常见食材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错误的处理方式会让食物变成“毒物”。全家人都要学会这份注意事项,才能保证大家的饮食安全!

阜外张伟丽团队首次揭示,microRNA-216a在血管衰老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新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阐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可干预和治疗的新靶点一直是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阜外医院张伟丽教授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研究,首次阐明了microRNA-216a在血管细胞衰老、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新机制,提示该分子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预测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中有重要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28:25
0000有抑郁症状,是脑卒中前兆!?
根据《神经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些人在脑卒中发病前几年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症状。抑郁症状先于脑卒中发作,并在中风后进一步恶化。研究观察了10797名成年人,平均年龄65岁,在研究开始时没有脑卒中病史。参与者接受了长达12年的随访。在此期间,425人发生脑卒中,与4249名没有脑卒中但在年龄、性别、种族以及其他健康状况方面相似的对照组进行配对。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1:21:19
0000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1、阿司匹林美研究称:坚持这三个行为可延寿7年
来自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直坚持不吸烟、饮酒适量、维持健康体重这三项健康生活方式的人,50岁时预期寿命比一般人群延长7岁,出现残疾的时间最长推迟6年。目前美国人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8岁,女性为82岁,而坚持上述三项健康生活方式的人预期寿命分别延长至85岁和89岁。安贞医院学者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文章:甲减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明显改善PCI远期预后
北京安贞医院张铭等研究发现,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给予充足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纳入PCI患者243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低者68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744例。随访时间最长达15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