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共识指出,75 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 罹患心肌梗死和2/3 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 岁。
2、噻吩吡啶类药物(氯吡格雷、普拉格雷)
75岁以上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通肝素仍可作为口服抗凝药物的替代或桥接选择;
3、替格瑞洛
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 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 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
西洛他唑:多用作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推荐应用剂量为50~100 mg,每日2 次;下肢动脉病引发间歇性跛行的患者,推荐使用西洛他唑50 ~100 mg,每日2 次。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可用于房颤、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应用前需进行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量化评分,评估风险获益比;
依诺肝素75 岁以上患者不需采用负荷剂量,维持治疗剂量由1 mg/kg 减为0.75 mg/kg,接受溶栓治疗者必须遵守该原则;如果仅是在PCI术中接受静脉注射,则不需要调整剂量。
推荐达比加群酯使用剂量110 mg,每日2 次;肌酐清除率(CrCl)小于30 ml/min,禁用达比加群酯;
合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患者:推荐应用比伐芦定替代普通肝素作为术中抗凝治疗药物。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CrCl <20 ml/min)禁用;CrCl 20 ~50 ml/min 的患者中,磺达肝癸钠调整剂量为1.5 mg 每日1 次。
4、其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1、阿司匹林
达比加群酯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所致血栓栓塞,具有与华法林同等的临床证据水平,用于高龄患者安全有效,但应针对栓塞和出血事件进行评估,明确风险获益比;
NSTE-ACS患者:PCI术中推荐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CrCl>30 ml/min 者,给予0.75 mg/kg 负荷剂量,之后以1.75 mg/(kg·h)的维持剂量滴注,术后继续给予1.75 mg/(kg·h)维持滴注3~4 h;CrCl<30 ml/min 者,首先给予0.75 mg/kg 的负荷剂量,而后以1 mg/(kg·h)的维持剂量滴注。
5、华法林
8、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如无禁忌证(如活动性出血、既往颅内出血),可使用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 个月,如出血风险较高推荐用氯吡格雷;
深静脉血栓患者:磺达肝癸钠1.5 mg 每日1 次用于CrCl 20 ~50 ml/min 的患者。
12、药物相互作用
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疾病的患者,除存在过敏、活动性出血、既往颅内出血外,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1 次)。
11、手术相关的抗凝治疗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CrCl>15 ml/min:推荐应用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 15 mg 每日1 次,阿哌沙班 2.5 mg 每日2 次,依度沙班30 mg 每日1 次;
接受溶栓治疗者:不推荐负荷氯吡格雷;
9、磺达肝癸钠
来源: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 75 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531-538.
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者: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阻滞或心动过缓相关晕厥但未植入起搏器,以及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使用替格瑞洛时需谨慎。
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一级预防用药;
接受非急诊PCI的患者:如已用磺达肝癸钠,推荐联用普通肝素或比伐芦定。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可根据INR值来评估抗凝效果以及是否可行手术治疗。对于凝血酶直接拮抗剂或Xa 因子抑制剂,则需根据肾功能与手术出血风险决定术前停药时机。
房颤患者不建议用阿司匹林替代华法林;华法林抗凝的INR目标值定为1.6~2.5。
高血栓风险或反复发作血栓事件的高龄患者:可考虑行基因多态性检测。
稳定冠心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6 个月,置入裸金属支架后联用1个月;
需要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时,必须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6、达比加群酯
10、比伐芦定
共识指出,年龄在65 岁以上的患者,往往因合并疾病,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决奈达隆等的相互作用已较为明确。
NSTE-ACS患者和未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推荐使用磺达肝癸钠。
7、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
接受手术的高龄患者:应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如此类患者必须接受手术,应当尽量推迟手术,直至抗栓疗程终止或可减量时,并于术前充分评估出血风险。
WHO发布糖尿病强化药物治疗建议: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不能控制血糖,可考虑使用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科医学年鉴》发表糖尿病强化药物治疗建议,该建议将血糖控制列为关键,重点讨论了二线和三线药物推荐,包括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和胰岛素等。该建议还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变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及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作为最佳一线药物治疗的重要性。JAMA:新型口服抗凝药若与这4种药合用,出血风险增加
近期,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同时服用胺碘酮、氟康唑、利福平、苯妥英钠则出血风险增加。研究者分析了房颤患者在应用新型抗凝药的同时,服用12种与其有共同代谢途径的常用处方药物对出血的影响。这种抗抑郁药,可防心梗后纤维化!JAMA子刊研究
近日,发表在JAMA子刊的一项研究显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有助于削弱心梗后心肌纤维化。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失调在缺血损伤后左心室重构扮有重要角色,而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对交感神经-GRK2通路起到负性调控作用。早期动物实验显示,帕罗西汀有助于降低小鼠交感神经兴奋性,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7:16:480000英国43万人随访6.5年研究发现,晚睡晚起也增死亡风险,熬夜者易患5种疾病
一项英国纳入43万人的前瞻性队列超过6.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与早睡早起的人相比,晚睡晚起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0%。而且,常熬夜的人比常早起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心理、神经、呼吸和胃肠方面的疾病。研究人员称,这是首项观察熬夜与死亡关系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该分析纳入433268例年龄在33~72岁受试者。新型抗凝药物优于华法林!亚洲房颤预防脑卒中科学声明
近日,JACC亚洲子刊发布了一份房颤预防脑卒中的科学声明。其中有如下要点:1.亚洲房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C2HEST等多种评分方案可用于预测亚洲人群房颤发生风险。2.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推荐使用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来分别评估脑卒中和出血风险。3.推荐基于ABC的路径综合管理以改善亚洲房颤患者转归: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4:01: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