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跨步蹲,可以消除大腿内侧赘肉,但其中的讲究也不少
大腿内侧的赘肉过多,不仅影响整个腿部的美观,而且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让人这样烦恼的两块顽固赘肉到底是怎样来的?

来源之一:平时缺少运动的习惯,大腿内侧缺乏锻炼
有些人平时就不爱运动,而且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长期久坐,使体内摄入的多余热量不能排出体外,大腿内侧因为容易堆积脂肪,所以造成大腿变粗的情况。
来源之二:走路姿势造成的
有些人在走路的时候,喜欢用脚尖走路,造成大腿根部用力过少,使此处的热量不能通过运动排出体外,所以造成赘肉过多。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减脂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跳绳、跑步等,侧跨步蹲练习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动作,朋友们都知道它对消除赘肉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的动作细节掌握应该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1、当腿跨出的时候,膝关节和脚尖一定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样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轻了膝盖受到的压力,保护膝盖受伤。

2、将臀部尽量向身体后方推出,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和臀部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大了臀部的发力感,而且身体也会更加稳定。
3、被拉长的腿,不能随便放置,注意膝关节不要朝内侧方向,这样就会使内侧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大,长期训练,就会造成劳损和受伤,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大腿骨向外旋转,让膝盖和小腿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避免膝盖的受伤。

根据负重的不同,推荐几个侧跨步的锻炼方式,大家在平时的练腿训练中,加入其中,效果一定会很好。
第一:标准徒手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宽,双臂屈肘在胸前握拳,保持身体稳定。
右脚先行右侧迈一大步,使双腿稍微屈膝,使右腿变弓步,脚尖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左腿伸直,膝盖向外旋转,身体做下蹲动作,最低点保持1秒,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内侧肌肉,然后站直身体,双脚还原,建议训练强度左右各做4组,每组做20次。
第二:踏板原地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宽距(大约2个肩宽),双臂屈肘双手保持重叠,前臂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重心,使双腿变成侧向弓步,屈膝腿的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另一条腿伸直膝盖外展,蹲到最低点,保持动作1秒,大腿内侧肌肉有很强的拉伸和收缩感,还原换腿练习,建议各做3组,每组各做15-20次的练习。
第三:药球侧向跨步蹲

身体自然站立,脚距有一只脚距离,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运动时,身体向侧面跨步下蹲,同时药球向前举出,双臂打直,屈膝腿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伸直腿膝盖外展,顶峰点保持1秒,然后身体还原,回到起点,建议各做3组,每组做10-15次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清楚如何正确来做侧向跨步蹲,希望从以上3个细节出发,减少运动给膝盖带来的伤害,把动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极限。
何奔教授ESC公布EARLY-MYO-I研究,先溶栓后介入治疗STEMI安全有效,同期刊发Circulation杂志
上海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在ESC上公布了EARLY-MYO-I研究。研究结果同期刊发在Circulation杂志上。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为韩雅玲院士。作者称,对于无法获得急诊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该研究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7:26:26
0001房颤患者脑梗死,3个月内仅四成抗凝!中国房颤注册研究
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近日中国房颤注册研究的一项分析表明,在发生脑中风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仅40%在3个月内开始口服抗凝药物。这项研究共对108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均新发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进一步分析显示,保险报销比例高、脑卒中前后房颤发作、脑卒中前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均增加了抗凝治疗的可能性。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1:31:13
0000JACC研究:辅助生殖技术孕育的儿童患高血压风险高
根据瑞士瑞士伯尔尼大学医院学者在JACC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的儿童存在血管老化,早期就发生高血压。1978年发展起来的辅助生殖技术(ART)已经帮助了数百万不能自然受孕的个人和家庭。最常见的ART方法是体外受精和细胞质内精子注射,在植入前能使配子和胚胎暴露于多种环境因素中。目前,全球通过ART孕育的儿童超过600万人。中国心衰流调数据15年后更新!患病率增44%,预计1370万成年人患心衰
近期,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王增武教授等发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35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率为1.3%,即大约1370万人患心衰。研究者指出,上一次我国全国性的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是2000年。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35~74岁的人群中,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0.9%,男士和女士中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7%和1.0%。高润霖院士等得出的是,心衰患病率较15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44%。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地图:国人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倒数第六,国人是否要补钙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日前公布的“全球膳食钙摄入量交互式地图”显示:在有数据的7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排名倒数第六,不到推荐量的一半。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推荐,每人每天应摄入800~1000mg钙。排名第一的是冰岛,人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高达1233mg,第二名是荷兰,1102mg,第三名是芬兰,1097mg。国人人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仅为339mg。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3:30: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