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舒张压高(让年轻人最受伤,陈可冀等Meta分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即收缩压不高、仅舒张压升高,是高血压中的一个类型。根据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定义(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中国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8%。
[3]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IDACO Study: An Age-Stratified Analysis Using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Hypertension. 2021 Oct 4
亚组分析显示,仅平均年龄<55岁及亚洲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8%和36%),而>55岁及美欧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并未明显增加。
来源:
分析结果显示,与血压正常(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的人相比,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中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28%、45%、44%、64%。
在临床实践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往往被忽视,其知晓率、治疗率较低。
该Meta分析共纳入15项队列研究、共50万人,随访时间为4.3~29年。
[1]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With 489,814 Participants.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2 Jan 5;8:810105.
近期,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付长庚等发表的一项覆盖近50万人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表明,有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人,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55岁的患者和亚洲患者。
2021年,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IDACO研究表明,对于50岁以下的成年人来说,单纯舒张压轻度升高,即达到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定义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标准(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平均收缩压<125 mmHg而舒张压≥75 mmHg,相当于诊室收缩压<130 mmHg而舒张压≥80 mmHg),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对≥50岁的成年人可能无明显心血管风险。
[2]Wu S, et al.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as defined by the 2017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blood pressure guideline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hinese. J Hypertens. 2020 Oct 6.
因此,研究者强调,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也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020年发表的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分析提示,国人仅舒张压超过80 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就已经明显增加。
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注册:半数为二尖瓣反流,知晓率不足20%
阜外医院吴永健、齐喜玲发表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注册登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最为多见,仅有不到1/5的患者入院前已知有瓣膜病,约1/3的患者进行有创治疗,有手术指征患者中高危患者占27.01%,未行有创干预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绝。阜外医院蔡军、娄莹:2021年度国际高血压领域十大进展
2021年,是人类和新冠病毒斗争的第二年,新型病毒变异株和新冠疫苗的出现,使得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演变成持久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血压领域的专家也没有停止研究和探索的脚步。下面我们一起回顾2021年度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重要研究。1、老年高血压降压靶目标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1:21:01
0000安贞医院学者称:十个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有一人卒中,1/3为出血性卒中
北京安贞医院毕齐等研究发现,在青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中卒中较常见,尤其左心IE患者,此类卒中患者均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赘生物。本研究发现,IE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为11.6%,所有卒中患者中60%明确为脑梗死。卒中使青年IE患者死亡风险增加7倍。在本研究中,所有卒中患者心内膜炎均累及左心,左心心内膜炎患者更易发生卒中限盐、家庭血压监测、管好清晨血压、远程管理…!亚洲专家组提出优化血压管理七项行动
近期,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和阜外医院张宇清等组成的HOPE亚洲网络专家组指出,亚洲高血压管理应采取七项行动。专家组成立于2018年6月,其目标旨在改善亚洲人群高血压管理,争取让心血管事件清零。文章指出,在过去30年里,亚洲人血压升高速度更快,但高血压控制率却远低于欧美等国家。此外,绝大多数亚洲国家中,肥胖、久坐、饮酒、高盐、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也较为常见,比如,吸烟率在中国就居高不下。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07:19
0000戒烟后即使变胖,也有益处!日本7万人研究
对于吸烟的人来说,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有些人戒烟后会变胖,因此有人担忧这会带来新的风险。6月2日,Heart杂志发表的一项日本研究或许可以扫除这样的担忧:该研究发现,戒烟后体重增加并不会减弱戒烟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也发现,戒烟后变胖,并不等于白戒,尽管益处可能会打折扣,但仍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