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体心脏怎样保存最好(阜外医院研究)
给心衰的人换一颗心,不是简单的事,除了有“心”外,这颗“心”如何在移植前更好保存也是个重要的问题。

实验还发现,在3种不同温度的UW液中保存3h后,猪心心肌组织中即出现少量炎症细胞,但是炎症细胞数量并不多,且并未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
据报道,温度每升高10℃,心肌细胞的代谢水平约上升为原来的两倍,这可能与21℃下保存3h心肌细胞出现明显水肿有关。
之后通过对体外保存的猪心进行组织取材后,HE染色显示:
在-4℃的UW液中保存3h时,猪心心肌细胞间的距离已经增大,说明细胞之间的连接被破坏,这可能与低温诱导的细胞膜损害以及组织内冰晶的形成有关。
4℃的UW液中静态保存3 h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保存6 h时,猪心心肌细胞已经出现坏死,保存9 h时坏死更加明显。
在21℃的UW液中保存3h时,猪心心肌细胞即出现明显的细胞水肿;
图1 不同UW液保存条件下中华小型猪心肌组织的HE染色图片(×40)
在-4℃的UW液中保存3h时,猪心心肌细胞间的距离已经增大;
这是一项动物实验。
这可能与心脏离体后失去炎症细胞的来源有关。
近日,阜外医院外科团队研究表明: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心肌保护液有HTK液、Celsior液与UW液,有荟萃研究显示,UK液较前二者更胜一筹。
供体心在体外保存时间延长会加重心脏缺血性损伤;21℃和-4℃的UW液静态保存心肌,均不利于心肌组织和细胞结构的维持;4℃的UW液中静态保存3h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但保存超过6h时心肌细胞会出现明显的缺血性损害。
研究者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缩短供体心脏的体外转运时间,并使之一直保存于0℃以上的合适低温范围内。
那么,应用UK液什么样的温度保存心脏更合适?静态低温(4℃)、亚常温(21℃)、过冷保存(使用特制保存液和制冷系统,低于0℃时仍然不凝固)哪个更适合?
而心肌细胞之间的分离将导致心肌细胞无法同时兴奋和收缩,极大地损害心脏功能。
研究者首先按照临床上现行的供体心脏标准获取流程获取了18头中华小型猪的心脏,分别用21℃、4℃和-4℃的UW液在体外保存供体猪心;每一温度下,分别保存供体猪心3h、6h和9h(每种保存条件下保存2个猪心)。
心梗后心肌再生也许并不遥远:斑马鱼心脏细胞外基质有助于修复心梗小鼠的“破心脏”
如果一个人的心脏在破裂或梗死后,能够像壁虎的尾巴一样再长出来那就好了,这在当前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近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带来一线希望:斑马鱼心脏细胞的细胞外基质有助于修复心梗小鼠的“破心脏”。斑马鱼这种低等动物,虽到成年心脏仍具有再生能力。研究者通过冷冻斑马鱼心脏组织,获取细胞外基质。然后将其注射到小鼠心梗区域。常吃高碳低脂饮食,易得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
苏州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经常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的人,容易得高血压。怀疑肾动脉狭窄,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有价值!北研究
北任俊红等报告,利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来诊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结果可靠,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对于评估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1:18
0000高血压要从胖娃娃抓起!4~6岁期间超重或肥胖,6岁时高血压风险至少增1.5倍
据估计,2010年全球有4300万肥胖儿童,过去30年内学龄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增加了2~3倍。近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表明,4岁“小胖墩”如果未来两年持续超重或肥胖,或者儿童4~6岁期间新出现超重或肥胖,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均会明显升高。该研究显示,儿童4~6岁期间不论持续存在还是新出现超重或肥胖,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比体重正常儿童均增加1.5倍左右。瑞士研究称:他汀用的有点过头了
血脂高的人很多,他汀一直也很火,不过近期AnnInternMed发布的一项瑞士研究认为,他汀用的有点过头了。研究表明,在比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7.5%~10%更高的门槛给予他汀进行一级心血管病预防,患者净获益更大。研究者认为,该研究提示,指南推荐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时,应该用更高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门槛,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使用他汀类型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