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值夜班(小心变成,苹果型,身材)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来源:Sun M, et al. Meta-analysis on shift work and risks of specific obesity types. Obes Rev. 2017 Oct 4.
该分析共纳入28项研究。
研究者认为,倒班工作者之所以体重更容易增加,可能是因为夜间暴露于灯光下打乱了身体的昼夜节律。褪黑素在同步中心和外周昼夜节律以及调节皮质醇、胰岛素和瘦素等激素分泌中起关键作用。这种失调可能干扰体内平衡和导致异常代谢特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研究显示,总体上,与正常上班者相比,夜班工作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23%。
我国香港学者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倒班工作者,尤其是长期值夜班者,更容易超重或肥胖,而且常常为腹型肥胖,也就是变成“苹果型”身材。
而且,倒班工作者发生腹型肥胖的风险(35%)明显高于其他肥胖类型。
此外,长期值夜班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43%,而轮流换班工作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14%。也就是说,长期值夜班者较轮流换班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29%。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0000
相关推荐
零射线,消融希氏束旁旁路效果好!阜外医院姚焰团队研究
希氏束旁旁路(PHAP)是一种罕见的房室旁路,因其在解剖学上邻近房室传导系统,射频导管消融有损伤房室结及希氏束的可能,因此给射频导管消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阜外医院姚焰团队发表研究称,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引导,零射线或极低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希氏束旁旁路安全有效,并且长期预后良好。机器学习技术可自动读冠脉造影片,仅需两秒!阜外医院徐波等EuroIntervention刊发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是仍然是目前诊断冠心病金标准,如今借助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的冠脉造影识别已经成为可能。近日,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等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红云技术团队在Euro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建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对冠状脉造影图像进行自动、多模态分析,从多个角度识别冠脉造影片,从而达到冠脉造影识别的自动化。杨进刚阜外2023-09-09 08:06:22
0001大脑减压处方:走进大自然1小时!德国研究
现代生活压力无处不在,而近日德国一项研究带来好消息:亲近大自然1小时,大脑处理压力相关区域活动显著降低。研究入选了几十名在森林或柏林市中心街头步行1小时的参与者,并对其大脑活动进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显示,在森林漫步1小时,参与者大脑杏仁核活动明显下降,而在市中心闲逛的人变化不明显。而之前有研究也发现,在森林附近生活的居民杏仁核的生理结构更健康。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22:42
0000每人的心脏喜欢的音乐不同!法国研究
近日法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同样一曲音乐,不同人的心脏反应不同。研究者主要研究了一个人心跳后平复时间,研究发现如果心脏平复时间缩短5ms,提示诱发了压力;如果延长5ms则意味着放松。研究者试图通过这样一项研究来开具个体化的音乐处方。音乐和心脏的秘密由来已久。比如之前就有几位美国的医学史学家、心脏病学家和音乐家就贝多芬的音乐听出端倪,居然发现贝多芬不仅耳聋,还患有心律失常。BMJ研究:每天一支烟,尽快见阎王
俗话说的好,"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而新近BMJ的一项Meta分析则发现,“饭后一支烟,尽快见阎王”还差不多。即使每天只抽一支烟,得冠心和卒中的风险比我们想象的要高,风险即达每天吸20支的吸烟者的一半。尤其是女性吸烟者面临的风险比男性高。数据显示,对于男性吸烟者,每天只抽一根烟,冠心病发作风险增加74%,每天吸烟二十支烟则冠心病风险增加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