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主动脉支架更加个体化?华信医院3D打印动物实验研究
随着老龄化进程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居高不下,主动脉病变“水涨船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也广泛应用,但是临床上使用的支架普遍对血管的几何顺应性较差,进而导致部分病例存在内漏或支架源性新发破口等并发症。
那么,应用3D打印来个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结合改良输送系统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可行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峰、黄树杰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研究者将6只实验用猪随机等分为个性化支架组和标准化支架组,获取主动脉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
术后 1 个月造影显示,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

为明确个性化支架对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是否产生影响,研究者还对置入术后降主动脉以及覆膜支架内各部位进行了动态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个性化支架能较好贴覆主动脉管壁,而未造成主动脉缩窄或扭折。
此外,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
研究者介绍,该研究通过 3D 打印及可控沉积技术设计制作个性化支架,3D 打印的优势在于覆膜与支架的一体化塑形和融合,并获得了对弯曲血管几何的顺应特性;可控沉积技术可辅助控制 3D 打印喷头的方向及打印厚度,以更高效和精确的制作个性化支架模型。
研究者还在现有捆绑式支架释放系统上进行改良,于支架顶端固定可显影限位环,结合大弯侧限位释放导丝,确保覆膜支架于冠状面、矢状面均契合降主动脉几何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该定位技术可行并且安全,实现了个性化支架的弯曲方向与降主动脉方向一致。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还有待今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安全有效性。
来源:黄树杰,龙安妮,王迁,等.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390-3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母乳喂养,可防心血管病!120万人荟萃分析
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的好处众所周知。近日,一项Meta分析表明,母乳喂养的女性患心脏病、中风或死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低。该分析回顾了1986年至2009年间在澳大利亚、中国、挪威、日本和美国进行的八项研究和一项跨国研究。包括了近120万名女性(母乳喂养的平均年龄为25岁)的健康记录。保持脑健康有六大支柱!BMJ王拥军牵头42位权威专家发表脑健康专辑
10月10日,在中国卒中学会年会上,《英国医学杂志》(BMJ)脑健康专辑发布会召开。脑健康专辑在10月9日于BMJ在线推出,文章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牵头中、美、英、法、澳、德、日和新西兰等国家42位权威专家共同撰写。专辑内容从脑健康的定义,主要神经系统疾病对脑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治这些疾病,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不同层面进行了阐述与讨论。脑健康有六大支柱五种让心情更愉悦的食物
生活的焦虑和压力,不仅催生了头鬓的白发,还深入腠理侵害健康。怎么让自己更幸福?所幸的是,愉悦幸福也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构成,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能刺激或消散多种情感。而一些食物就具备抚慰心灵的能力。1.复合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以及全麦中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复合碳水化合物是由纤维和淀粉组成的大分子糖,不仅有益于大脑健康,还能有助于葡萄糖缓慢释放。而这都有助于稳定一个人的情绪。郭艺芳:让颈动脉斑块缩小的五个关键步骤
很多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发现颈动脉斑块,于是会问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可能!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部分斑块可以缩小甚至完全消退。那么,如何使得颈动脉斑块缩小甚至消退呢?首先,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即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斑块进一步增长或增多。北京朝阳医院学者研究称,他汀强化治疗有这种意想不到的作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表现高血小板反应性,会增加复发事件风险。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中甦、徐晓蓉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若对这些患者急诊PCI后早期给予短疗程的高剂量他汀治疗较常规剂量可更显著地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