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手术同期治疗轻中度三尖瓣反流有获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2年随访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合并轻度或中度三尖瓣反流的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手术有获益。术后三尖瓣反流再次手术、三尖瓣反流进展两级或出现重度三尖瓣反流或死亡的复合主要终点事件风险降低。
来源:CTSN Investigators. Concomitant Tricuspid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Mitral Regurgitation. N Engl J Med. 2021 Nov 13. Epub ahead of print.
而且,同期手术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降低主要是来源于较少进展为严重三尖瓣反流。接受二尖瓣手术联合三尖瓣瓣环成形术患者的三尖瓣反流进展发生率为0.6%,远低于仅二尖瓣手术患者(6.1%)。
2 年时,两组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相当,但二尖瓣手术联合三尖瓣瓣环成形术患者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高于仅二尖瓣手术患者(14.1% vs. 2.5%)。
研究入选的患者中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占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轻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中,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无差异(3.4% vs. 6.1%),而中度三尖瓣反流患者中,同期三尖瓣成形手术有显著优势(4.5% vs. 18.1%)。
研究纳入401例因接受二尖瓣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合并轻度或中度三尖瓣反流,随机接受或不接受三尖瓣瓣环成形术。
结果显示,接受二尖瓣手术联合三尖瓣瓣环成形术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9% ,显著低于仅二尖瓣手术患者(10.2%)。主要终点事件风险降低6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对于严重三尖瓣反流需要同期干预无异议,但是对于合并轻度或中度三尖瓣反流,是否应同期手术尚有争议。
接受二尖瓣手术联合三尖瓣瓣环成形术的患者的2年死亡率为3.2%,仅二尖瓣手术患者2年死亡率为 4.5%。死亡风险降低31%。
阜外医院为孕妇装起搏器:仅透视14秒
近日,阜外医院丁立刚和华伟等报告了一例为32岁孕妇安装起搏器的病例。患者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矇,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个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月前症状开始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心悸、头晕症状较前明显。此次为行起搏器植入术入院。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17:12
0000两种导管正向夹层重入技术处理CTO大比拼!空军军医大一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46:26
0000美国研究:常接触农药或有毒金属易患心血管疾病
一项美国研究表明,在工作中接触农药或有毒金属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研究调查了7404名工人在工作中接触有机溶剂、金属和农药的接触情况。总的来说,6.5%的参与者报告在工作中暴露于有机溶剂,8.5%的参与者接触了有毒金属,4.7%暴露于农药。研究发现,6.1%的受试者至少患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最常见(4.3%),其次是脑血管疾病(1.0%)、心力衰竭(0.8%)和房颤(0.7%)。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80岁有心血管病史者,若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死亡风险增加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80岁有心血管病史者,若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死亡风险增加。研究发现,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于70~79岁的老人而言,全因死亡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对于≥80岁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40%,有心血管病史者风险增加61%。同期刊发的述评标题则为:“老年人降压目标值,指南很多,困惑也多”。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7:11:37
0000JACC专题文章:有慢性肾病的房颤患者抗凝,应优选直接口服抗凝剂
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目前指南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各种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周JACC以此为一周回顾话题,发表了专题文章。专家指出,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着肾功能下降,缺血性中风和出血风险均呈进展性增加。有限的数据提示,一般情况下,应该优选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因为其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而血管钙化和抗凝相关肾病风险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4:21: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