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评估心功能(潜力巨大)
此外,还可利用现有自动分析软件,分析超声心动图和 MRI 的图像,快速描记心内膜边界,获取心室的大小、容积、质量、功能、运动模式等。
人工智能能通过学习客观的临床特征如心电图等评估预测患者的心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有巨大潜力。
还可通过对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识别心功能减低的人群、发现疾病的新的亚型、构建新的有特征性的心功能不全表型分类、判断患者的预后或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风险,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确治疗。
此外,大多数研究受试者样本量集中于某一地区,这样获得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该地区的预测效果好,但对其他地区人群的评估结果较差,模型不具有普适性。
虽然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人类的理性敏锐的思维,不过人工智能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其快速发展将会跨入心血管诊疗的新时代。
阜外医院超声影像中心吴伟春、蔡雨琪就人工智能在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在我刊进行了阐述。
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比如对瓣膜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预测、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识别心律失常等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对于医生而言,最锐利的“器”或许就是人工智能。
作者介绍,目前机器学习以及机器学习的子集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最常用的子集,深度学习常用来分析临床原始数据和影像图像等,机器学习常常用于预测、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比如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心功能时大多数是对超声心动图获取的数据进行标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而获得的超声心动图质量并不完全一致,低质量的数据不能准确的预测患者的心脏功能。
大多数分类模型是对样本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未对受试者的预后进行追踪,而通过聚类分析,获得的特点相似分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对疾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 HEpEF 患者尤其重要。
在图像识别方面,人工智能的识别准确性很大程度依赖于图像的质量。此外,当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如同一个“黑箱 ”,人们即使能理解算法的数学原理,也很难理解这些算法是如何做出决定的,人工智能无法解释黑箱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工智能也有其局限性。
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学习思维过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繁杂的数据,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
心功能不全常常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晚期并发症,许多患者早期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常常进展到晚期才出现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和寿命明显减低。而人工智能有助于刷新这种局面。
欧美专家呼吁:全球8.5亿人“肾不好”,警惕肾脏疾病的“悄然”大流行
地球上,糖尿病人数多?癌症人数多?错!据美国肾病学会(ASN)、欧洲肾病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会(ERA-EDTA)和国际肾病协会(ISN)估计,全球有8.5亿的人“肾不好”,罹患某种肾脏疾病。这一肾脏病患者数,约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4.22亿)的两倍,癌症患者数(420万)或艾滋病及携带艾滋病毒(367万)患者的20倍。这8.5亿是根据全球慢性肾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数据推算的。老年急性冠心病,入院收缩压120~129最好!友谊医院李虹伟等研究
北京友谊医院李虹伟等发表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提示,对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入院时收缩压处于120~129mmHg时,2年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低。研究者发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水平与2年心血管死亡风险呈J型曲线关系。常与家人吃饭的青少年更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学生每周和家人一起吃饭,可以减少肥胖风险,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该研究分析了14,280名9年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参与者饮食习惯等数据,如在学校买午饭的频率、在餐厅吃饭的次数、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情况等。结果发现,经常与家人一起吃饭的青少年比单独吃饭的孩子,有更低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非HDL胆固醇含量更低,血压也更低。作者认为,一起吃饭能减轻孩子的压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广西学者: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近四成,与8 项指标有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先增等研究提示,单纯瓣膜置换术(HVPI)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是多因素造成的,术中主要和转机时间有关,术后主要和延迟拔管、低心排综合征、贫血、胸液引流量增多以及谷丙转氨酶增高有关。本研究采用RIFLE标准,发现本组40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清肌酐较术前血清肌酐增高20.9%,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达39.3%。SGLT2i,也该用于急性心梗!JACC文章观点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不仅仅能降糖,还可显著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因此,国内外一些指南和共识建议用于合并慢性心衰、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无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对于有心梗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SGLT2i也能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因此,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推荐优先选择SGLT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