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医疗资源已接近发达国家(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首次编写了《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院内死亡率1.1%(约是全因住院死亡率的2倍,“全因”指因任何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非医嘱离院率4.3%;平均住院时长8.2 d。
三级医院平均药费3120元,平均治疗费3805元(占21.2%),平均检查费3574元(占19.9%),平均材料费6007元(占33.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导管消融、永久起搏器植入、冠脉搭桥、瓣膜手术、主动脉介入手术、主动脉开放手术、先心病介入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9种有代表性的心血管病重点治疗技术均能开展的医院有286家(占纳入医院总数的6.5%)。
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共有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32万例。中位年龄57岁,女性占41.3%。
平均总费用约1.7万元,约为全因住院费用的1.6倍;跨省异地就医比例为4.3%。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概要.中国循环杂志, 2021,36:1041-1064.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1.11.001.【点击二维码获取全文】
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全链条全程的精细化管理还较为薄弱,医疗过程质量指标出现改善趋势,但距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的改进目标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
此外,新技术发展迅猛,TAVR、主动脉腔内手术和开放手术等的具备手术能力的医院数量和手术规模正在稳步上升,对医疗质量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中冠脉介入与搭桥手术例数的比值约26:1,远高于欧美国家的3:1至5:1,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外科治疗资源不足,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指征选择不当的问题。
95.6%的医院设有心内科,21.6%设有心外科,27.3%设有血管外科,59.4%设有冠心病监护病房,31.8%设有心力衰竭监护病房。
2020年平均总费用为1.4万元,三级医院(1.8万元)明显高于二级医院(8千元)。
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共有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994万例。
2020年跨省就医占4.0%,较2018年(4.6%)和2019年(4.7%)有明显下降。
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共有心血管病住院患者1026万例。
2020年跨省就医占15.1%,较2018年(17.4%)和2019年(16.9%)有明显下降。跨省就医流入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占全国的71.5%;流出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为河北、安徽和江苏,占全国的39.9%。
2020年平均总费用为10万元,三级医院(10万元)明显高于二级医院(5.5万元)。
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开设心血管相关科目的医疗机构数、医师数、床位数等医疗资源总量,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心内科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好的可及性。
心血管外科医疗质量分析
2020年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总体医嘱离院率为90.8%,院内死亡率为1.1%,非医嘱离院率4.4%。平均住院时长8.1d,中位住院时长为7 d。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除冠脉介入外,8种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应用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大医院实施了80%的治疗。
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安全情况
跨省就医流入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占全国的40.2%;流出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为河北、安徽和内蒙古,占全国的27.2%。
2020年心血管外科住院患者,总体医嘱离院率为95.3%,院内死亡率为1.0%,非医嘱离院率1.3%。平均住院时长13.5d,中位住院时长10 d。
加权估计全国每万人心内科床位数3.07张。加权估计全国每万人心外科床位0.31张,加权估计全国每万人血管外科床位0.27张。
加权估计全国每十万人心内科医师数4.8人,加权估计全国每十万人心外科医师数0.6人,加权估计全国每十万人血管外科医师数0.7人。
报告指出,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仍有较大差异,心外科、血管外科尤为突出,导致跨省异地就医的情况依然普遍。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差距悬殊。
2020年三级医院平均药费15345元(占14.6%),平均治疗费19531元(占18.6%),平均检查费10101元(占9.6%),平均材料费51310元。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常见的主要诊断包括冠心病(53.4%)、心力衰竭(9.9%)、原发性高血压(7.7%)、其他心律失常(3.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1.8%)。
纳入2020年开展心血管疾病诊疗科目的医院4510家。
来源:
2016~2020年,主动脉介入手术量从16543例增至35577例(增幅115.1%),Bentall手术量从2697例增至5026例(增幅86.4%),全弓置换术从3018例增至7885例(增幅161.3%)。
55.0%的医院配备有导管室,65.2%配备有冠脉CT,19.2%配备有心脏磁共振成像,10.3%配备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分析
以主动脉介入手术和主动脉开放手术为代表的治疗技术发展迅猛。
心血管技术应用符合“二八定律”
有房颤者,贫血增加死亡风险!马长生等房颤注册研究新分析
12月28日,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等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房颤注册登记研究的新分析显示,13.8%的房颤患者贫血,而贫血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但不增加大出血风险。作者指出,至于纠正贫血能否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1:01:070000王增武反思中国高血压调查结果:心血管病医疗费用增速赶超GDP,移动医疗是契机?
在中国心脏大会2018(CHC2018)心血管社区防治论坛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把脉了我国最新的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并介绍了我国当前的防治不完善之处和应对策略。王增武教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居高不下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9:580000湘雅二院学者研究显示,HDL-C水平与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呈负相关
主动脉夹层是有名的凶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柴湘平、李文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而且那些死里逃生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要比死亡者明显要高。研究者发现,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较高、HDL-C水平则显著较低。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更明显。最新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患者2.9亿,农村心血管病死亡持续高于城市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以下简称报告)在我刊发表(全文PDF链接)。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3: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