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发生急性肾损伤?中国台湾专家共识
近日,中国台湾专家发表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与预后评估2020共识,从5个问题角度,就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评估及危险分层给予了推荐。
1 如何识别高风险患者?
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75岁、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基线肾功能异常、造影剂用量大、低血压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危重病患者可使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II)或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进行风险评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急性肾损伤的“一刀切”风险预测模型。表1总结了急性肾损伤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和易感因素。

表1 急性肾损伤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和易感因素
2 应如何评估?
患者应通过体检进行容量状态评估,包括体重和尿量测量。
针对不能通过体检正确评估容量状态的患者或特定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休克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详细的危险分层和肌酐和尿量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有较高急性肾损伤风险人群的病史记录、体检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至关重要(图1)

图1 急性肾损伤易感性风险、暴露风险与早期评估的关系
对于诊断为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或休克的患者,建议进行更精确的容量状态评估,应考虑通过PiCCO或IVC动态监测进行容量状态评估。
对于没有肾功能评估的高危人群,我们建议检查血尿素氮和肌酐。建议每2~3天检查一次,在7天内至少检查3次肾功能。
由于肌酐通常在急性肾损伤发生后72小时才显著升高,因此建议在高危人群中使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高风险人群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利尿剂只能用于治疗体液过多,不能用于预防急性肾损伤。
对于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低剂量多巴胺不能用于急性肾损伤的预防。
3 速尿应激试验(FST)能否作为预测指标?
对于没有低血容量或有速尿禁忌症的急性肾损伤患者,FST可用于预测急性肾损伤分期进展。
由于FST对肾脏替代治疗的启用/预测的特异性不佳,建议不要依赖单一的FST结果来决定是否启动肾脏替代治疗。相反,建议结合临床情况、残余肾容量和FST结果来决定是否开始肾脏替代治疗(RRT)。
4哪些因素与新发慢性肾脏病或终末期肾病有关?
老年、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恶性肿瘤和高共病指数评分都是危险因素。
少尿、透析、急性肾损伤分期高、复发性急性肾损伤、血肌酐水平和急性肾损伤持续时间都是急性肾损伤后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
高风险评分、基线慢性肾病和诊断为急性肾损伤时的低白蛋白血症是急性肾损伤后透析依赖的危险因素。
来源: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for acute kidney injury: The 2020 consensus of the Taiwan AKI Task Force. J Formos Med Assoc, 2021, 120(7):1424-143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肺动脉肉瘤手术应同期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化疗!阜外医院刘盛等研究
肺动脉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肺动脉内膜。阜外医院刘盛等分析了17例肺动脉肉瘤患者,发现单纯行肿瘤切除效果不佳;同期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可缓解症状并有望改善远期预后。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期。肺动脉肉瘤发病率低,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且超声心动图、肺血管CT、肺血管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肺栓塞,因此极易被误诊为慢性或急性肺栓塞。美国四大学会联合倡议:<5岁儿童别喝甜饮料和风味牛奶
幼儿时期是开始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到5岁喝的饮品对他们现如今和今后几年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们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学会享受他们喜欢的口味,这些偏好可以持续到童年乃至成年。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营养学会、美国儿童牙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母乳、婴儿配方奶粉、水和纯牛奶,并基于年龄(从出生到5岁)列出的一系列饮品饮品建议。【ESC 2017】警惕!肥胖娃1岁前心脏就已经受损
肥胖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近期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罗马尼亚研究者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的娃娃,1岁前心脏结构就可能因此而受损。这项研究纳入455名儿童,覆盖婴儿至十几岁的少年。心脏检查发现,肥胖孩子的心脏有严重受损的迹象。肥胖儿童的心室壁比体重正常儿童厚25%。心室壁厚是心脏病的早期表现,会导致这些孩子以后出现心律失常、心衰甚至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