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如何做健康守门人(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图 在初级保健场所和社区采用和实施行为改变干预的工作流程 关于健康饮食,其实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早期经历、社会经济地位和食品政策等。 PREDIMED试验是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提供了多次健康行为教育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除了提供坚果或橄榄油以支持地中海饮食,还进行了饮食评估,随后与注册营养师展开讨论,以促进应用地中海饮食。 与PREDIMED试验类似,TRACK研究是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社区健康中心的肥胖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减肥干预,其中大多数患者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研究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制了减重的行为改变目标,如不喝含糖饮料,每天步行10000步,不吃快餐,不吃咸零食。其他行为改变包括通过移动技术自我监控这些目标,每天测量体重,学习培训材料,与医生电话沟通减重事宜。这种多层次干预产生了显著的减重效果,DASH饮食依从性也有改善。 意大利进行了一项简短教育营养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完成问卷调查后,成年居民接受了15分钟的个性化营养干预。结果使肉类摄入量减少,使水果、蔬菜、鱼和橄榄油的摄入量增加,体质指数也有所下降。 大量的研究证实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心脏代谢健康,但证据主要来自于设计良好的干预试验,这些试验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中实施,并有持续的监督和指导。但对于不习惯活动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具有挑战。 仅仅由医生提供约5分钟的说教,不太可能增加身体活动水平,提供远程干预措施也不够。但使用计步器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测每日活动量,或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增加步数。 声明认为,糖尿病预防计划(DPP)是社区健康行为改变的一个案例。研究证明,通过饮食和身体活动可减轻糖尿病前期患者5%~%的体重。 许多干预措施的实施促使修正了糖尿病预防计划(DPP),通过实地或远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提供综合行为咨询干预的初级保健模式可能有效地改善特定人群的心血管健康,如低收入少数群体。 声明认为,在社区进行健康行为改变项目可减轻体重和降低血压,促进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且社区人员几乎没有额外负担。为了促进行为改变行动计划,需要纳入医疗助理、健康教育人员和身体活动指导的专业人员等。 声明称,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下,在社区开展健康行为教育项目,为患者提供健康行为咨询,更加可行,可改变居民不健康行为,预防心血管病。 来源:Health Behavior Change Programs in Primary Care and Community Practic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Risk Factor Management Among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Nov 4. 【查看全文】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我国心血管病负担逐年加重,健康行为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但医生临床工作繁忙,患者就诊时间短,时间不确定,很难进行有效的健康行为干预。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科学声明,呼吁社区和基层医疗人员提供或推荐行为咨询及干预。

普通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心脏病死亡风险倍增
有关质子泵抑制剂的心血管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这类药物与氯吡格雷之间的相互作用。FDA还发出两药联用的风险警告。后来还有研究发现,对于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不管是否服用氯吡格雷,应用PPI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我国左心耳封堵术成功率高,42%同时消融!西陶凌等全国39家医院3000例患者分析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左心耳封堵术正成为抗凝治疗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5月31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西陶凌等发表的一项覆盖我国39个医疗中心的队列研究(RECORD研究)表明,在我国经皮左心耳封堵成功率高,围术期并发症和短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其中42%在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该研究还发现,患者的预后与各医疗中心的年手术量有明显关联。抗癌心血管毒性有新定义,血压>130/80为异常!国际共识
12月14日,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C-OS)发布共识声明,对抗癌治疗过程中五类最常见的心血管毒性事件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包括心功能异常、心衰、心肌炎、血管毒性、高血压、心律失常/QTc间期延长。心功能异常和心衰定义: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功能异常或心脏结构受损;可无症状,也可有心衰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的心衰症状以及容量超负荷和(或)灌注不足的体征。美研究显示,个体化控制餐后血糖肠道菌群是个好靶点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之一就是餐后血糖较高,而餐后高血糖与心脑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癌症、老年认知功能损害、颈动脉内膜增厚等多种疾病独立相关。怎么更好控制餐后血糖?近日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召开的相关会议上有研究报道,每个人由于肠道菌群不一样,而对食物反应的餐后血糖有差异,就此可以根据这种反应来“量体裁衣”调节饮食来更好控制餐后血糖。高龄孕产妇心血管安全的四条建议
当下,我国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但孕育的大门并不是畅通无阻的。计划生育政策始于1980年,照此推算,目前不少独生子女的年龄已经超过33岁,甚至35岁,属于高龄产妇行列。而高龄产妇由于各项身体条件的变化,容易在妊娠期间以及产后出现各种心血管问题。关注高龄产妇的心血管变化问题,能够更好的保护高龄产妇,确保其孕期、产后的心血管安全。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0:52:0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