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心脏病(要这么吃,美国心脏协会饮食指南十大要点)
指南指出,无论什么哪一阶段,我们都可以从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饮食中获益,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方面调整饮食。这并不复杂,也不耗时或砸钱,也不是毫无让人毫无兴趣。
6. 新鲜食物:尽可能选择少加工的食物,而不是超加工食物;
8. 少吃咸食:选择或准备少盐或不含盐的食物;
“创造一个促进和支持所有人遵守心脏健康饮食模式的环境,是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指南指出。
加工食物包括通过熏制、腌制或添加防腐剂保存的肉类,以及添加了盐、糖或脂肪的植物性食品。
健康饮食的推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障碍诸多:互联网上流传的错误饮食信息;学校和医学院营养教育的缺乏;粮食和营养的不安全;不恰当的广告;以及渗透种族主义的饮食问题等。
3. 少吃细粮:选择全谷物或全谷物制成的食物;
2. 品种丰富:饮食种类要丰富,多吃蔬菜和水果,从食物中获得全面的营养,而不是吃膳食补充剂;
9. 限制饮酒:如果没有饮酒的习惯就不要开始饮酒;
5. 健康的油:适量吃用橄榄油或葵花籽油等非热带植物榨出的油。
1. 吃动平衡:规律运动,以平衡饮食和热量,保持健康体重;
7. 少吃甜食:尽量少吃含糖饮料和食物;
超加工食物指,除了添加盐、甜味剂或脂肪之外,还添加了人工色素、香料和防腐剂的食品。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0. 饮食规律:不论在何地进餐,均可根据这一指南进餐。
来源:2021 Dietary Guidance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Health, Circulation. 【点击下载原文】
新指南指出,终身保持健康饮食有益于健康,而低质量饮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还总结出了预防心脏病饮食的十个特点:
同时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在生命早期就应该注重健康饮食并维持终身,同时也探讨了维持心脏健康饮食模式可能存在的来自社会和其他方面的挑战。
饮食模式,指的是经常摄入的饮食和饮品的平衡、种类、数量和组合。
指南还首次考虑了健康食物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指南认为,促进心脏健康饮食是对个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举措。
因此,将从肉类转向植物蛋白的饮食还有助于改善环境。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表了预防心脏病的饮食指南。指南强调,要重视注重整体饮食模式,而不能仅强调某种食物或营养素。
此外,不论在家做饭,还是点外卖,都可以遵循有益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让心脏健康饮食模式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

通常食用的动物食物,尤其是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小牛肉、鹿肉或山羊),在水和土地使用方面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 优质蛋白:饮食中可来点健康的瘦肉和(或)高纤维蛋白,比如植物蛋白(坚果和豆类)、鱼和海鲜、低脂或脱脂乳制品,限制红肉和加工肉。
肥胖者夜间血压高揭秘:或因利钠肽-血压轴紊乱!JACC研究
夜间血压升高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常见,为什么?近期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利钠肽同其他激素一样是有24小时节律的,而且人体中存在利钠肽-血压轴,但肥胖者的利钠肽水平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导致了这部分人群昼夜血压模式的紊乱。利钠肽是调节血压及整体心血管和代谢健康的重要激素。体重正常健康人群的利钠肽水平,呈现下午水平较高而夜间水平较低的昼夜节律,与血压类似。而在肥胖者中,血液利钠肽水平偏低。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1:06:47
0000欧洲血运重建指南:首选经桡动脉路径,所有介入都应使用药物支架,新型口服抗凝药地位提升,比伐卢定地位下降
ESC2018上,欧洲心脏协会联合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发布了2018年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指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搭桥手术相关的药物、入路、术式、器械、影像学检查和适应证选择等。新指南的重要更新如下:1首选经桡动脉路径经桡动脉路径是冠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标准路径,除存在无法克服的原因之外,无论临床表现如何都首选经桡动脉路径。2所有介入治疗均推荐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只要活动,就能预防痴呆!韩国研究
12月16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发表的一项韩国全国性队列研究表明,老年人多活动,可预防痴呆,即便是轻体力活动也可以。研究者指出,目前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运动,相当于每周500~999代谢当量(MET)-分钟。然而,很多老年人由于衰弱或患病,难以进行中高强度运动。该研究证实,这些老年人即便只是进行轻体力活动,也是有益的。每周吃鱼4~6两,还能延寿!?广州研究
广州生物银行队列研究最新分析显示,每周吃4~6两鱼,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5%,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了36%。但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风险降低不显著,表明全因死亡率的降低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每周摄入0~150克鱼肉相比,每周食用200~300克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显著降低(HR分别是0.85和0.77)。压力山大,增心血管病风险!PURE研究最新分析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一项最新分析发现,在重压之下,心血管病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该研究纳入21个国家11.8万名居民,其中5个低收入国家,12个中等收入国家,4个高收入国家。研究中,处于重压下的居民年龄稍小,更常有吸烟或腹部肥胖等危险因素,在高收入国家更为常见。中位随访10年。在此期间发生了5934例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中风或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