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多学会心房心肌病共识十大要点:不同类型心房心肌病影响房颤消融结果
2016年7月,EHRA/HRS/APHRS/SOLAECE联合出台了心房性心肌病专家共识。以下为该共识的十大要点:
1 共识将房性心肌病定义为: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心房结构、收缩、电活动的改变。
2 心房心肌病建议采用EHRAS分类:(I)心肌细胞病变;(II)纤维化;(III)心肌病变合并纤维化;(IV)原发性非胶原浸润(有或无心肌细胞的改变)。
3 左房大小是发生严重的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和左房压力增大的标志。左房的正常上限为34 ml/m2(男和女都适用)。
4
增强CMR已用作检测心房纤维化的技术。
5 电解剖标测系统已成为心房心肌病的有创性标准的检测手段。使用各种技术,能够了解患者房颤的特点并能够模拟出心房解剖的3-D影像。
6 应该考虑不同类型的房性心肌病对消融结果的影响。左房消融治疗可能改变心房的大小、心房结构和心房功能,可能因此影响疾病的进程与心房血栓形成。纤维化程度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7
对于房颤的治疗除了频率、节律和抗凝治疗外,还要重视其他影响因素的治疗。因为消融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高血压、心力衰竭、代谢综合症与肥胖、糖尿病、心肌炎和房颤持续时间。
8 当快速房颤持续超过24小时,离子通道重塑改变了电生理基质,导致折返维持和触发活动增加,使房颤得到维持。房颤导致重构,使电生理、结构、收缩功能的改变。房颤的早期这些改变可逆,但是持续数月或数年时,这些改变很难再逆转。
9 随着房颤的持续时间延长和心房重构进程进展,肺静脉在房颤的机制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这提示在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患者中,心房重构增加了房颤的起源点,并且不再在肺静脉周围。
10 多项研究报道了射频消融术前后左房的大小的改变,射频消融术后左房缩小10%~20%,可能与心房重构逆转有关。提示早期积极的干预,维持窦性心律,可能防止房颤的慢性化和改善预后。
来源:刘文玲,刘雯. 欧洲和亚太等多个心律学会心房心肌病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suppl. 2): 45-48.
【饮食改变一小步,健康改善一大步】JAMA文章提供医患饮食教育工具
Manson等在JAMA杂志撰文称,有越来越多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饮食改变一小步,健康改善一大步。比如,每天增加一份水果,就可以降低8%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美国每年减少6万人、全球可减少16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但目前的问题是临床医生几乎很少与患者讨论营养问题。而且,关于饮食问题,信息也比较混乱。怎么办?尿酸高,吃水果有讲究!沈阳学者文章
高尿酸血症会引发痛风和肾损伤,还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相关。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是将血清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沈阳药科大学学者发表综述文章指出,大多数水果中的嘌呤含量并不高。但尿酸高的人应该选择果糖含量低的水果,如桃、桔子和西瓜。无花果和榴莲的嘌呤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水果,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适合吃。35岁男士冠造后缘何失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病例
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学者报告了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经过。患者男性,35岁,活动后胸闷、气短入院。行冠脉造影正常,术中使用碘海醇35对比剂约50ml,手术顺利。术后约3h,患者突发视物模糊、听力减退伴烦躁不安,继而出现失明症状。心血管高危人群应接受行为咨询!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
预防心血管病要未雨绸缪。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发布声明,建议加强行为咨询,以促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体育锻炼、改善健康饮食,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扎好“篱笆”。这一推荐强度为B级。这项声明适用于18岁以上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血脂异常者、或伴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或估算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7.5%者,不包括血糖异常、肥胖和吸烟者。这也是对2014年建议的更新。重症心衰,女性舒张性心衰多!北京朝阳医院徐琳等研究
男女重症心衰患者临床特点有何不同?预后影响因素有哪些?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徐琳、党彩静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从心衰类型看,男性心衰以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为主,而女性心衰以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为主。男女重症心衰患者基础疾病均以冠心病更多见;预后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