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衰(女性舒张性心衰多,北京朝阳医院徐琳等研究)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徐琳、党彩静等进行的研究表明:
女性重症心衰患者高龄多,中位年龄比男性高 10岁,糖尿病、瓣膜病、心房颤动病史更多,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和血尿酸较低。
根据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我国心衰患者中,有40.2%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38.0%为舒张性心衰、21.8%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肾功能不全病史、NT-proBNP ≥ 3 300 ng/L是女性重症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来源:
从心衰类型看,男性心衰以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为主,而女性心衰以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为主。
这项研究共纳入因心衰住院的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848例,中位随访时间 41个月。
舒张性心衰女性患者多,年龄最大,心房颤动比例最高,NT-proBNP 值最低;HFrEF 男性患者为主,心房颤动比例最低,NT-proBNP 最高。
在用药方面,由于女性重症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比例高,所以抗凝药物应用高于男性;女性舒张性心衰为主,所以地高辛、ACEI/ARB和MRA应用较少。
而年龄、NYHA 心功能分级Ⅳ级、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血钠、NT-proBNP ≥3 300 ng/L、ACEI/ARB 类药物是男性重症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整体重症心衰患者而言,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Ⅳ 级、 冠心病病史、血钠、ACEI/ARB 类药物、血红蛋白、血尿酸、NT-proBNP ≥ 3 300 ng/L、男性是总体重症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与性别不存在交互作用)。
以HFrEF、舒张性心衰及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三种类型心衰全因死亡率相似,基础疾病均以冠心病为主,占 55% 左右。
男女重症心衰患者基础疾病均以冠心病更多见;预后相似。
男女重症心衰患者临床特点有何不同?预后影响因素有哪些?
1/4的心梗患者4年内发生心衰
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发现,1/4的心梗患者会在首次心梗后4年内发生心力衰竭。研究纳入24745例首次心梗患者,且均无心衰病史。随访3.7年中,有6005例(24.3%)患者发生了心衰。研究者发现,糖尿病、房颤、外周动脉疾病、慢阻肺与高血压分别是心梗患者的心衰风险增加44%、63%、38%、28%和16%。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健脑
《免疫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动物实验显示,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花椰菜、坚果、燕麦、豆类和全麦面包可能通过触发具有抗炎特性的短链脂肪酸——丁酸盐的产生来延缓大脑衰老。研究者指出,小胶质细胞——大脑中一种主要的免疫细胞随着年龄增长变得异常活跃并发生慢性炎症。而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是老年人记忆和认知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一种痛是“我觉得痛,但检查正常”!时隔40年疼痛定义变更
有一首歌叫“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那到底什么是痛?伤心是不是疼痛?时隔40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给出了新定义:与实际或可能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官和情感体验。而1979年的老定义没有“类似的”这3个字,加上了这3个字用了40年的时间。较之前的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新定义提出了“我感觉很疼、但检查没事儿”也是疼痛。国家级公益项目“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启动
8月4日,中国心脏大会(CHC)2018期间,“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启动暨发布会召开。据悉,“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中心协作网”,是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推广的国家级公益项目。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29: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