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更易脑卒中,CSPPT研究超2万高血压患者分析)
作者表示,慢性压力可通过释放儿茶酚胺,抑制纤溶活性,增加促凝因子的产生。并会增加白细胞的生成和释放,促进炎症和斑块进展,增加了卒中风险。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试验(CSPPT)一项事后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若心理压力较大,则首次卒中风险增加,尤其是在治疗期间平均动脉压较低的患者。
而且,在治疗期间时间,平均动脉压较低(<101 mmHg)的患者中发现心理压力与首次卒中之间存在更强的正相关关系。
来源:Li H, He P, Zhang Y, et al. Self-perceived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risk of first stroke in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Psychosom Med. 2021 Oct 12.
研究纳入20688例成人高血压患者。使用量表判断心理压力,主要终点为首次致命或非致命卒中,中位随访时间为4.5年。
研究发现,与压力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心理压力水平较高的患者首次卒中风险增加了40%,首次缺血性卒中险增加了45%。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应激可增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但此前很少有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首次卒中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由于研究的统计学效力不足,研究并没有发现压力和出血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称,之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压力与卒中关系的研究。该研究对一系列重要的混杂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调整,证实了高血压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心理应激与首次卒中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平均动脉压可明显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较高的平均动脉压则掩盖了压力和卒中之间的联系。
0000
相关推荐
安贞医院赵冬等公布我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现状:四成未评估早期风险,高危患者反而介入比例最低
改善中国心血管病治疗(CCC)项目组近期公布了一项最新结果,在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临床实际治疗情况与当前指南的治疗建议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四成(40.6%)患者没有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其次,有三成中高危患者未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仅63%的患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58%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8-10 04:23:15
0001Lancet发表Meta分析:降压≤130 mmHg挽救数百万高危人群生命
Lancet杂志昨日刊登的一项Meta研究发现,无论血压是否正常,如果心血管高危患者都服降压药物的话,可挽救几百万人的生命。以往全球的指南均建议降压的目标值是140/90mmHg。该研究共分析了60万人的资料后发现,用药降压可显著降低高危人群严重心血管事件、卒中、心力衰竭和死亡。我国TAVR手术已超万例,已进入可回收TAVR时代!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发展报告
近日,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相继发布去年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数据。杨进刚阜外2023-09-22 20:46:08
0003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欧洲心脏杂志23.4分心血管称王,Circulation和JACC分别为18.9分和16.8分
近日,汤森路透公布了最新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我国急性胸痛患者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者不足1/3
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表现各异而且病死率高,而呼叫紧急救治系统,可尽早接受院前治疗措施、减少延误,降低病死率。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医师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急性胸痛凶险,但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患者却不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