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大(易痴呆,丹麦研究)
研究者发现,在楼房噪音暴露最明显侧和最轻侧,平均10年期间的道路交通和铁路噪音暴露,均与痴呆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楼房噪音暴露最轻侧,道路交通噪音对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更大。
该研究显示,在丹麦2017年登记的8475例痴呆症患者中,1216(14.3%)例归因于交通噪音暴露,说明通过减少交通噪音预防痴呆有巨大的可能性。
但是,仅道路交通噪音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交通噪音不仅损害听力,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甚至猝死的发生风险。
研究者认为,如果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被未来的研究证实,就会对交通噪音导致的疾病负担和医疗支出估算有很大的影响。
总体上,10年道路交通和铁路噪音暴露水平越高,痴呆风险也越高,但在较高噪音水平时,痴呆风险达到稳定状态甚至有小幅降低。
该研究为一项丹麦全国性的前瞻性注册队列研究,纳入近194万名年龄≥60岁的成年人。平均8.5年研究期间,10.35万人患痴呆症,包括31 219例阿尔茨海默症、8664例血管性痴呆、2192例帕金森氏病相关痴呆。
来源:Residential exposure to transportation noise in Denmark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national cohort study. BMJ, 2021, 374: n1954.
9月9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丹麦全国性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交通噪音还会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进一步分析显示,道路交通噪音和铁路噪音均会显著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与噪音<40分贝相比,道路交通噪音≥55分贝时,老年痴呆症风险最高可增加27%;铁路噪音达到50分贝时,老年痴呆症风险最高增加24%。
研究者推测,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与应激激素的释放和睡眠紊乱、导致冠心病、改变免疫系统、激发炎症等有关,这些都是可诱发痴呆症和老年痴呆症发病的早期事件。
我国约半数烟民烟草成瘾!Lancet子刊王辰、肖丹等分析
5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肖丹教授等针对2018~2019年中国健康素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我国当前吸烟者中,近一半存在烟草依赖,且吸烟量越大,开始吸烟时年龄越小,烟草依赖风险越高。烟草依赖,也叫烟草成瘾,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该分析显示,在我国20~69岁人群中,当前吸烟率为25.1%,男士吸烟率明显高于女士(47.6%vs1.9%)。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吃红肉伤肾
近期,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发表数据究显示,吃红肉伤肾,会导致肾脏病甚至肾衰风险的增加。研究发现,红肉的摄入量与终末期肾病风险升高呈剂量相关性。摄入红肉最多(最高四分位)的患者与摄入肉类最少(最低四分位)的患者相比,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升高40%。该研究项目纳入超过60000例成年受试者,其红肉摄入量的97%是猪肉。其他蛋白质食物来源包括家禽、鱼/贝类、蛋类、乳制品及大豆等豆类。约三成博士研究生精神疾病风险高,女博士尤甚
比利时一项针对3659名博士生的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是其他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2.43倍,是其他高等教育学生的1.85倍。研究者使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1%的博士生曾在最近几周经历至少2种心理状态不佳的症状,32%的受访者出现了超4种不适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5:30:43
0000导管消融心包填塞发生率千分之二,应尽早识别并心包穿刺引流
王祖禄、孙鸣宇等发表研究显示,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发生率0.2%。研究纳入12959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30例(0.2%),29例(96.7%)为在导管室诊断的早发心包填塞,1例(3.3%)为术后1小时发生的延迟心包填塞。其中房颤消融2409例,发生心包填塞19例(0.8%),房颤相关的心包填塞占63.3%(19/30)。多次查“坏胆固醇”都很高,最危险!开滦研究
开滦研究最新分析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长期变化存在“累积暴露”现象。研究还发现,LDL-C累积暴露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等影响因素后,LDL-C升高累积暴露6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08倍。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6:31:4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