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消融心包填塞发生率千分之二(应尽早识别并心包穿刺引流)
研究者称,早期识别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早实施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开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线胸片显示: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12 例;穿刺房间隔出现造影剂渗漏2 例;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爆裂音2 例。
研究纳入12 959 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30 例(0.2%),29 例(96.7%)为在导管室诊断的早发心包填塞,1 例(3.3%)为术后1 小时发生的延迟心包填塞。
本研究中22 例患者在心包穿刺引流术同时,无菌操作下对所抽出的心包积血经深静脉鞘管自体回输。本中心心包积血引流后自体回输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且自体血回输量不超过500 ml。
王祖禄、孙鸣宇等发表研究显示,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患者并发心包填塞发生率0.2%。
首诊早发心包填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主诉胸闷、胸痛2 例;术中血压降低5 例,血压降低伴心率增快4 例,血压降低伴心率减慢2 例。
其次为,左侧旁路消融并发心包填塞6 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并发心包填塞5 例。
其中房颤消融2 409 例,发生心包填塞19 例(0.8%),房颤相关的心包填塞占63.3%(19/30)。
本研究中28 例心包填塞患者均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另2 例患者心脏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经对症治疗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保守治疗。共4 例患者接受外科开胸手术,均存活。
房颤消融合并心包填塞的19 例患者中,13 例可能与房间隔穿刺损伤心肌有关,多为穿刺位置偏高偏后。
来源:孙鸣宇,王祖禄,梁明,等.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中并发心包填塞的识别及处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97.
0000
相关推荐
每周吃1次奶制品可防左室肥厚!?山东大学席波团队研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心血管病也是。成年期心血管病从生命早期就开始埋下种子了。牛奶等乳制品是最常见的营养品。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席波、李紫琳等研究发现,经常吃不吃奶制品与儿童左心室肥厚有关,每周吃1次以上的儿童,出现左心室肥厚的可能性较小。研究显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随着吃乳制品频率的增加,其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河北医大二院病例报告】39岁男士的怪病:20天发生心肌弥漫性钙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武柏林、田欢等报告了一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合并短期内心肌弥漫性钙化的病例。男性39岁,既往体健,在受凉及重体力活动后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伴乏力、腰痛,尿少,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后出现高热伴双下肢皮肤肿胀淤血处破溃。外院就诊后,患者神志转清,尿量较前增多,但仍发热,双下肢皮肤破溃愈合欠佳,遂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5:45:54
0000中国25年来医疗能力和质量分析:脑血管病进步不明显,冠心病治疗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应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对冠心病的医疗能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在脑血管病领域表现较差。医疗可及性和质量(HAQ)指数是反映医疗系统及时、有效地发现、管理、治疗从而避免疾病死亡能力的重要指标。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6:00:30
0000Lancet子刊综述称HDL-C不能算“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就像火车,有数百种不同脂质“乘客”上下车,其中胆固醇不到50%
近期,Lancet糖尿病和内分泌子刊刊登了一篇综述,阐述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悖论的问题。HDL-C悖论是指,虽然数十年来,HDL-C一直被认为是“好胆固醇”,还认为HDL-C低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但几项升高HDL-C的临床研究没有得到阳性结果。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12: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