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方式不健康(更易患糖尿病,中国近10万人研究)
相反,生活方式风险因素(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饮酒、吸烟和睡眠异常)导致的糖尿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尤其是在≥75岁老年人中,29.7%糖尿病归因于生活方式风险因素,其中最明显的危险因素是睡眠异常(<6或>8小时/天),17.0%糖尿病归因于睡眠异常。
来源:Age-related disparities in diabetes risk attributable to modifiable risk factor profiles in Chinese adult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Published: September 07, 2021.
研究者指出,年轻人的糖尿病风险因素不同于老年人群,根据年龄组优先干预目标风险因素对于有效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更重要。
近日,柳叶刀老龄健康子刊发表了来自瑞金医院王卫庆团队的研究,代谢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我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
代谢危险因素导致的糖尿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略有下降。
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估计为4.6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达1.164亿,约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2.8%。
研究跨四个年龄组(40~55岁,55~65岁,65~75岁,≥75岁),分析了12种风险因素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比(HR)和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对于≥75岁老年人来说,糖尿病前期、高血压、睡眠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大约90%的糖尿病。
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病方面,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比年轻人更有效。
其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AR%:47.4%~56.6%)和高血压(16.8%~28.6%)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了与糖尿病的负担。
中位随访3年,6171人发生糖尿病。总的来说,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55岁的居民有5.1%,55~65岁的居民有7.3%,65~75岁9.2%,以及≥75岁有10.0%发生了糖尿病。
研究分析了2011~2016年中国心脏代谢疾病和癌症队列研究的93 781名无糖尿病的居民。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健康的睡眠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而肥胖、糖尿病前期和血脂异常与<75岁居民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性更强。
40~55岁居民,73.8%的糖尿病归因于代谢风险因素,≥75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占65.5%。
<75岁居民中,约10%的糖尿病归因于受教育程度低。
肥胖和血脂异常在≥75岁老年人中不会带来额外风险。
中国血脂指南表态,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 mg
前一段时间,美国饮食指南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跟风,没有规定饮食胆固醇上限值。这两个指南公布后,网络上一片哗然。一时间,限制胆固醇摄入似乎成了“冤假错案”。但最新公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则明确指出,“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300mg,尤其是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点击下载全文)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0:11:100000Nature代谢子刊研究称:血管炎症始作俑者被锁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异常剪切应力和内皮脂质滞留相互作用引起的进行性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和其他潜在因素的结合导致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这被认为是导致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疾病进展的原因。近期,耶鲁大学学者在《自然新陈代谢》在线研究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破坏TGF-β信号通路可以消退炎症,并导致疾病进展停滞和既定病变的消退。。取静脉桥血管有新方法!Circulation杂志发表胡盛寿院士牵头多中心研究重磅结果
对于冠脉搭桥手术,大隐静脉仍然是主要的桥血管,占80%。桥血管阻塞是心绞痛复发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原因。先前的研究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不接触(即No-touch)大隐静脉桥血管采集技术可以降低桥血管的闭塞率。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5:11:020002阜外医院研究称,三成高血压心衰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可恢复正常
阜外医院张健、黄燕等的一项研究显示,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可使三成高血压心衰患者达到左心室逆重构,主要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研究发现,发生左心室重构逆转的患者,70%是在标准药物治疗后12个月内起效。这提示,多数患者可在短期内改善其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