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降压药和阿司匹林复方,可防冠心病,柳叶刀研究)
来源:Philip Joseph, et al. Fixed-dose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and without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Lancet, August 29, 2021.
在纳入的研究中,固定剂量组合方案各不相同。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他汀药物类型不同、包括或不包括阿司匹林。然而,观察到的治疗效果是一致的。
研究还发现,使用固定剂量联合方案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程度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固定剂量联合治疗方案可能对老年人群特别有益。
胃肠道出血不多见,但与对照组相比,包括阿司匹林的固定剂量联合用药方案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略高(0.4% vs. 0.2%)。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发现,固定剂量联合治疗更常见不良反应是头晕(11.7% vs. 9.2%)。
结合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的固定剂量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所有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大约降低近50%。
与对照组(安慰剂或常规管理)相比,固定剂量联合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或动脉血运重建)的发生率较低(4.9% vs. 3.0%)。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在一级心血管疾病预防人群中应用固定剂量联合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每个试验都有≥1000例受试者和≥2年随访),评估至少两种降压药联合一种他汀类药物的固定剂量联合与安慰剂或常规管理的效果差异,也对固定剂量治疗方案中包含阿司匹林的方案进行了评估。
共纳入三项大型随机试验(TIPS-3、HOPE-3和PolyIran),共18 162例无已知血管疾病的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3岁,49.8%为女性。估计该人群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为17.7%。中位随访时间5年。
有效的一级预防对于降低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至关重要。已有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一级预防应用单片复方制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出血性卒中(0.2% vs.0.3%)、致命性出血(<0.1% vs. 0.1%)和消化性溃疡病(0.7% vs. 0.8%)的发生率较低,组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固定剂量联合治疗方案的获益在1年内开始显现,并在随后的时间内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同时表明了固定剂量的广泛适用性。基于研究结果,固定剂量方案最适用于中-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而在有或无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糖尿病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人群中,固定剂量联合治疗的效果相似。
固定剂量联合治疗使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8%。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风险也分别降低48%、46%和41%。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35%。
在不同的血脂和血压水平下,以及在有无糖尿病、吸烟或肥胖的情况下,治疗效果相似。
三岁看老: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慢病始于儿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米杰发表文章称,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等,在儿童时期就种下了“因”。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其发病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再如肥胖,一个胖孩子,就可呈现左心室质量升高、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等心血管的重构。而且,胖孩子中30%有高血压,超过40%有高血脂。长此以往,可想而知。阜外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
阜外医院吴永健等报道单中心数据显示,冠脉介入诊疗手术中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19%,低于国外的报道。但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后果严重,尤其是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研究者还提出,在过敏性休克后抢救中在使用肾上腺素等常规抢救药物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研究者发信啊过敏性休克首发表现多样,包括血压迅速下降(9例)、突发意识障碍(2例)、皮肤黏膜表现等(4例)。卒中后即使吃他汀,甘油三酯血高仍增风险!日本研究
近日,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即使已经服用他汀,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患者的残余血管风险。研究显示,高甘油三酯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显著相关,尤其是前循环。与对照组相比,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9.7%vs.20.9%)。想不用降压药,有10个妙招!
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控制了血压,则可避免、延迟或减少药物治疗的需要。1.减重一个人的血压通常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变胖还会增加睡眠中呼吸中断,进而进一步升高血压。减肥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果超重或肥胖,体重下来一点也有助于降压。通常每减少2斤体重,血压就会降低约1mmHg。中年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会让人“变傻”!
神经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中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或可能加快中年认知功能下降。研究发现,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加快的风险增加了65%。吸烟者比不吸烟的人,认知功能下降加快的风险增加了87%。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加快风险增加1.5倍。而且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知功能下降加快风险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