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高血压的说法靠谱吗(武阳丰和刘洪等研究质疑)
总之研究结果不支持颈椎减压术和诊室血压降低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诊室血压在手术前后的变化也并非由白大衣高血压所致。
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与降压药减量或停用的患者相比,从未服降压药或一直服用降压药者诊室血压均降低更为明显,不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相似。
但是,研究者指出,即便当前研究采用了时间序列设计了研究,但诊室血压的有利变化同既往研究一样不能免于趋均值回归(regression-to-the-mean)效应或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偏倚。
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或更为客观,并避免了诊室血压测量潜在的偏倚。
颈椎减压术治疗颈椎病,可缓解或避免在颈椎分布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压迫或刺激。颈椎减压术和血压降低存在因果关系吗?
血压控制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者收缩压降低幅度>20 mmHg ,舒张压降低>5 mmHg。整个研究期间均未对参与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回顾既往,国内外有较多学者发现颈椎减压术改善了颈椎病患者的血压。当前这项研究的诊室血压变化也体现了这点。
患者在行颈椎减压术前3天和手术当天,以及术后30天和90天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监测数据记录的技术人员对研究设计和目的不知情;在术前3天和术后30天、90天测量了诊室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动态收缩压在术后反而升高了约4 mmHg,而真性高血压患者术后降低了3 mmHg;但是二者的诊室收缩压均在术后显著降低,均约5~6 mmHg,诊室舒张压变化趋势二者也相似。
研究显示,合并高血压的颈椎病患者,在行颈椎减压术前3天、手术当天、术后30天后和90天这四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并无明显差异。
从1962年高血压与颈椎病之间瓜葛的报道,到2012年“颈源性高血压”的提出,颈椎病被推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或干脆就代表引发了一类继发性高血压。
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神经根型这几种不同颈椎病患者,术后24小时动态收缩压/舒张压均未明显改善;但脊髓型、交感神经型这两类颈椎病患者的诊室血压却在术后明显降低,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明显。
这项研究于2014~2017年连续入选了50例合并高血压的颈椎病患者,其中包括36例颈椎管狭窄症,12例颈椎间盘突出,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3例为脊髓型颈椎病,31例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5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来源:Liu H, Wang HB, Wu L, et al. Effects of decompressive cervical surgery on blood pressure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time series cohort study. BMC Surg. 2016 Jan 6;16:2.
不过,患者的平均诊室血压从术前的142.5/82.0 mmHg,降低到术后的127.3/76.6 mmHg。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比例也相应从84%降低到56%,但血压控制率于术前术后相似(70.8% vs70.0%, P =1.00)。
近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中心武阳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洪等进行的时间序列研究给予了答案。
图1手术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
参与者平均年龄64岁,52%为女性;有20例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心衰伴D二聚体高,提示预后差!欧洲心衰杂志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
D二聚体是一种简单的、广泛使用的反映凝血和纤溶激活的生物标记物。近日,阜外医院张健等发表研究称,D二聚体水平高的住院心衰患者,一年死亡风险较高,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其相关性更为显著。研究纳入200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连续住院的1795例心衰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大多数(72.1%)患者为NHYA心功能III-IV级,随访1年。天坛医院学者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增加急性心梗风险
一提幽门螺旋杆菌(HP),通常会想到胃部疾病,但实际上HP感染还会参与心梗的发生。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德昭、陈蕾蕾等通过对比合并或不合并HP感染的急性心梗患者发现,HP感染可能还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影响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而后者或在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心梗患者中有46.5%的人感染了HP,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38.4%。房颤有九个新危险因素:出生时体重低、高强度运动,还有新“三高”
众所周知,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酗酒、吸烟等可诱发房颤。近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郭雪娅和魏涛涛在本刊还介绍了一些新的房颤危险因素。1.出生时体重低ARIC研究随访10.3年的结果发现,房颤患者多分布在出生时体重<2.5kg的人群。这提示生命早期的不良生长环境,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2.长期高强度运动吸烟导致24%癌症死亡!世界癌症地图公布:中国每年吸烟致病经济损失超千亿美元
10月16日,在世界抗癌领袖峰会上,由美国癌症学会、国际抗癌联盟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发布了第三版癌症地图集,简明直观地概述了全球癌症负担和癌症风险因素的流行。报告指出,在2017年,吸烟就导致了全球230万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4%。中国男性吸烟率为44.8%,女性为2%。中国吸烟相关疾病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为1242亿美元。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4:16: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