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
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对于很多没时间专门锻炼的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锻炼,上下班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只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就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该研究显示,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当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为213~394 代谢当量(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最低。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213 MET-min及≥394 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5%。

进一步分析显示,步行、骑自行车、开机动车时的身体活动量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均为类似的U型曲线关系。
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一共纳入9350名基线无高血压的成年人,中位随访8年期间,2949人出现高血压。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秦献辉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适量的职业性(工作时)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但重体力活动会增加女士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不论是职业性、交通出行、家务性、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只要适量,对身体总体是有益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来源:[1]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 Res. 2022 Jul 13.
Circulation:全球3/4高血压患者聚集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高血压防控遥遥领先
近日,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对90个国家近100万人的分析研究显示,中低收入国家高血压蔓延态势严重,历史上首次超过高收入国家。研究显示,在2010年,全球30%的人有高血压,而75%在中低收入国家。并且在2000-2010年,高收入国家高血压患病率降低了2.6%;而中低收入国家却增加了7.7%。外科口罩和棉口罩都不能防新冠病毒!韩研究称:口罩外表面病毒多于内表面,洗手很重要!
一直以来,口罩用于防止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在新冠病毒的防控策略中,医护人员以及公众带口罩是最重要的一项防护措施。医用外科口罩,比普通医用口罩防护效果要好一些,主要是推荐给发热的或者是疑似病人,还包括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岗期间佩戴。美国卫生部长杰罗姆·亚当斯展示了用家中旧物制作口罩的操作步骤,旧围巾、毛巾和旧T恤都能成为原材料。做医生短寿?美研究称,年轻医生“生命时钟”比常人快5倍
去年一项印度研究称,医生要比普通人短寿13年。近期美国学者则测量了实习医生“生命时钟”——端粒的缩短速度,发现这些年轻人其端粒缩短速度5.8倍于常人。端粒之所以被称为“生命时钟”,是因为端粒短一分,细胞寿命就短一分,直至不能再短。为啥“生命时钟”走的这么快?大医院的医生太忙了:睡眠不规律,不能按时吃饭喝水,工作连轴转,责任还比山大。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44:11
0000我国1507万≥60岁老人有痴呆症,八成未治疗!Lancet子刊发表贾建平等研究
我国有2.5亿≥60岁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9%。近日,宣武医院贾建平等发表在Lancet子刊上的研究显示,我国≥60岁老人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痴呆症患病率为6%,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为3.9%,血管性痴呆症为1.6%,其他类型痴呆症为0.5%。据此估计,我国1507万≥60岁老人有痴呆症,983万为阿尔茨海默病,392万为血管性痴呆症。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7:21:44
0000【幼年压力大,长大要伤悲】儿童压力与成年心脏病有关
美国压力研究所称,60%左右的疾病与压力有关。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期如果承受较大的压力,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显示,相比年幼时承受较小压力的孩子,年幼时承受较大压力的孩子成年后罹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均明显增高。幼年时承受压力较大的人,在成年后如果依然承受较大的压力,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