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pageToday报道:中国和印度支架瞄准全球市场
Medpage Today文章报道称,预计到 2020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两个最大的国际支架市场。
印度厂家国内支架市场中的份额已从2016年的57%上升到2017年的61%,中国的支架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70%左右。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从2001年的10,000例以下,增长了21倍,到2011年超过20万例。
文章称,印度和中国公司已准备好为研究提供资金,以实现FDA的批准更便宜支架的要求。
“他们从印度、中国和欧洲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因此他们可以通过IDE(FDA研究设备豁免研究),”帝国理工学院Patrick Serruys说,“这两个知识产能和技术巨头希望将市场扩展到西方国家,一旦获得欧洲CE认证,就有了去美国的跳板。”
印度SMT 的Supraflex已经在欧洲上市了5年。在今年圣地亚哥的经导管心血管治疗会议上,Serruys及其同事报告,在TALENT试验中西罗莫司超薄支架并不逊于来自加利福尼亚雅培血管事业部的作为金标准的Xience支架。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临床试验都是针对美国市场的,新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实非常匹配。最终会取决于定价和供应能力,”耶鲁大学医学院Alexandra Lansky说。
印度将药物洗脱支架(DES)的价格限制在400美元左右时,价格优势使印度公司获得了主场优势 ,一些西方制造商将其设备从该市场撤出。同样,中国制造的支架也是进口支架价格的一半。
但即使没有来自印度和中国制造的竞争的价格战,美国DES价格多年来一直在下滑。最近的调查发现,美国DES的平均价格从2006年的2,500美元下降到2014年的1,500美元 。
文章称,价格不是中国和印度支架制造商的唯一吸引力。他们也正在进行创新,以改善当前一代DES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已经采用了可生物降解的涂层,不一定使用永久性涂层。其中一些药物的释放时间短于28天,”Serruys说。
微创(MicroPort)的Firehawk DES就是中国的一种技术。在最近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TARGET All Comers研究中,带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Xience在12个月时的靶病变失败和13个月时的晚期管腔丢失相似。
“我对这些中国和印度公司的良好组织印象深刻。他们真的为你提供了所需的所有资源,以便进行良好的研究,”Serruys说。
Lansky表示赞同:“是的,我们看到印度和中国出现的器械......我看到公司在质量和临床研究的严谨性方面确实提升了。我们看到了结果,结果非常可靠。“
来源:Medpage Today: East Meets West: Chinese, Indian Stents Aim for Global Marke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超声检查心脏瓣膜病的中国标准!汪芳和吴永健等发布专家共识
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1:51:44
0000新医改后,我国医疗费用是否有降低?华中师大研究
我国于2009年启动新医改,重点是改革公立医院体系、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加强基层医疗,目的是减轻医保负担,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廉价的医疗服务。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医改的主要成就是通过建立广覆盖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然而改革是否起到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服务的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1:10:24
0000低危房颤,吸烟增加中风危险!韩国研究
根据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采取适当的抗凝治疗预防中风是房颤治疗的主要手段。CHA2DS2-VASc评分广泛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分层。根据目前的指南,口服抗凝剂推荐用于中风危险因素≥2的患者。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男性0分,女性1分)患者,一般不建议口服抗凝剂治疗。然而,这类患者的年卒中率为0.68人-年。节假日急诊搭桥,预后较差!阜外医院凤玮等研究
既往部分研究发现,周末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入院的患者,即有“周末效应”。阜外医院凤玮等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阜外医院急诊行单纯心脏搭桥术的1393例患者临床资料后发现,节假日手术可能会影响急诊心脏搭桥术的近期结果。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指南:≥40岁应查定期这5项指标,腰围、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
近日,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指南称,对于40~75岁成年人,在就诊时应该测量腰围,查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以便及早发现心脏病和糖尿病。血压升高、腰围增大、甘油三酯升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高血糖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有1~2个危险因素,每三年筛查一次。如果是糖尿病前期,应每年查一次。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5:36: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