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后(我国医疗费用是否有降低,华中师大研究)
研究收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2004年至2015年的横断面数据,采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估计不同地区医疗支出的改革前后变化。
在不同的医疗保险群体中,每例患者平均医疗支出有增长趋势。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项研究称,我国新一轮医改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控制了平均医疗费用的增长,但每例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医改的主要成就是通过建立广覆盖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
无基本医保的居民在看病时花费更多,尤其是住院。表明基本医保在控制医疗服务支出增长、鼓励居民使用基本医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从2004年到2011年,基层医疗利用率大幅增长;然而,从2011年到2015年,利用率有所下降。
对于有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医疗费用在改革前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改革后呈增长趋势。
对于新农合和公费医疗保险,医疗支出在改革前后都在增加。
图1 2004年至2015年,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医疗支出均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我国于2009年启动新医改,重点是改革公立医院体系、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加强基层医疗,目的是减轻医保负担,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廉价的医疗服务。

来源:Shu Z, Liu Y, Li M, Li J. The effects of health system reform on medical services utilization and expenditures in China in 2004-2015. Int Health. 2021 Jul 1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还发现,改革后,居民住院率增加,平均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改革的一项关键措施是增加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使用率,以节省资金。
研究者表示,基本医保基金和居民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负担和财务风险。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研究者认为,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都可能是控制医疗支出的关键。改革应该加强基层和公共卫生服务,使居民能够更早、更好地获得医疗干预。在中国,医疗保险应该更加重视防病。
然而改革是否起到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服务的作用?
此外,研究发现,有基本医保和无医保的居民,住院和门诊费用以及应用医疗服务的增长率相似,这意味着改革后医疗支出总额增加。
近50万国人研究:重度抑郁症千分之六,其冠心病风险增32%,城里人中枪
当今社会,时常有人感叹“压力山大”,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似乎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精神心理疾病与很多躯体疾病密切相关。近期,中国Kadoorie生物库协作组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有抑郁症的成年人与普通人群相比,发生冠心病风险总体增加32%。阜外医院学者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研究称,控制空气污染,健康获益堪比控制高血压和吸烟
9月7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以阜外医院顾东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如果我国城市PM2.5的平均水平从目前的61μg/m3,至2030年下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水平,即55μg/m3,预计我国35-84岁的城市居民中,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将减少67.6万,包括43.9万冠心病死亡和23.7万脑卒中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8-11 11:31:46
0000老年人心脏标志物正常值要提高!?美国三学会发文
除了望闻问切,视触叩听,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影像学的检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老年人群中,生物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指标的“正常”范围通常较宽,与年轻成人的异常范围相重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特异性。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相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并发文JACC。学者提出冠脉逆向精确溶栓辅助急诊介入治疗,称明显减少无复流
如何处理高血栓负荷病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介入医生。解放军总医院学者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处理血栓方法,即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是经微导管在血栓尾部开始注射尿激酶,以期形成逆血流方向(从血栓尾部至头部)精确溶解血栓的过程。研究者指出,该方法应用于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且未增加脑卒中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