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全球3,4高血压患者聚集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高血压防控遥遥领先)
研究者之一,美国杜兰大学的何江教授认为,“中低收入国家的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可能是其中重要原因。城市化进程多会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的摄入,体力活动缺乏等。”
近日,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对90个国家近100万人的分析研究显示,中低收入国家高血压蔓延态势严重,历史上首次超过高收入国家。
研究者表示,虽然该研究涵盖了全球绝大多数人群,但放眼世界,有过半的国家尚缺乏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这或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高血压人群的评估偏倚。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 Katherine T. Mills et al. Global disparities of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control. Circulation, 9 August 2016.
研究显示,在2010年,全球30%的人有高血压,而75%在中低收入国家。并且在2000-2010年,高收入国家高血压患病率降低了2.6%;而中低收入国家却增加了7.7%。
但不论如何,中低收入国家要想卸载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沉重负担,就应该把高血压的防控列为重中之重。
[1]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highblood pressure is more common in lower-income countries. Heart. August 08, 2016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研究者还发现,中低收入国家在高血压防控上也并非无可作为,十年间知晓率从32.4%上升到37.9%,治疗率也从24.9%增加到29%,但是控制率却在滑坡,从8.4%落到7.7%。
此外,“许多中低收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负担过重,医疗资源捉襟见肘,未能有效防控高血压。另外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而这些国家的高血压患者也缺乏定期体检或接受筛查等相应健康措施,这也往往会漏诊。”他进一步指出。
高收入国家的高血压防控有力还体现在“三率”的显著提升:2000-2010年十年间,知晓率从58.2%上升到67%,治疗率从44.5%提升到55.6%,控制率从17.9%上升到28.4%。
来源:
深加工碳水化合物和甜食不利于血糖和血脂控制
近期,JEndoSoc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与不健康饮食模式相比,健康饮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控制更有效,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这些指标更容易达标。健康饮食模式是多摄入全碳水化合物、乳制品、白肉、鱼、水果和蔬菜。健康饮食组患者有更多的蛋白质、膳食纤维、ω-3脂肪酸、钙、镁、铁、钾、维生素C。不健康饮食模式以摄入深加工碳水化合物和甜食为主。汽水甜饮料升高尿酸!天津医大超2.5万人研究
天气炎热,冰冰凉凉的含糖碳酸汽水最是诱人。但天津医科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提醒,还是少喝为宜,喝得越多尿酸水平升高幅度越高。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在人群中并不少见,男士中患病率达23.4%,女士中达8.2%。考虑了其中混杂因素后,与几乎不沾碳酸饮料的人相比:对于男士,每周饮用不到1~3杯的人,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18%,每周≥4杯则增加49%的风险;对于女士,每周饮用≥4杯者增加70%的风险。眩晕专家共识发布:不应随意诊断颈性头晕和椎基底动供血不足
眩晕、头昏、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相关理论的更新,对这些症状的分析和诊治也有了新的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就此推出了《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1.眩晕、头晕和头昏三者的定义:(1)眩晕指没有自身运动时,有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2)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包括现实感丧失和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同济医学院14万国人研究:≥40岁人群超四成血脂异常,22%甘油三酯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卢祖洵等对全国近14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我国≥40岁人群超出四成人血脂异常,而女性比男性更为普遍。研究显示,城乡血脂异常患病率相似,但各血脂组分城乡不同。除了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城里人更常见,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胆固醇和高非HDL-C乡村居民更多见。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3:16:17
0000年龄不同,痴呆危险因素不同!弗明汉心脏病研究
弗明汉心脏病研究的新数据表明,痴呆症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随年龄而变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55岁人群发生痴呆的最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心脏病是65岁人群患痴呆症更重要危险因素,对于70多岁乃至80岁人群,糖尿病、卒中及低血压是患痴呆症更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弗明汉心脏研究的数据。纳入4899名55岁的人,65岁及以上的人238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