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吃鱼4(6两,还能延寿,广州研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纳入18215人,基线无心血管疾病,并随访至2017年12月。平均随访11.4年,死亡2697例。
但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风险降低不显著,表明全因死亡率的降低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
在18215名参与者中,4320人每周吃鱼0~150克,797人每周吃200~300克,4264人吃350~500 g,4834人吃550克以上。
来源:Association of fish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n 11-year follow-up of 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 Eur J Clin Nutr. 2021 Jul 6. Epub ahead ofprint.
但每周食用350~500克鱼肉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率无关联。
广州生物银行队列研究最新分析显示,每周吃4~6两鱼,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5%,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了36%。
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每周摄入0~150克鱼肉相比,每周食用200~300克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显著降低(HR分别是0.85和0.77)。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BMJ综述称,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
探索饮食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多如牛毛,相关meta分析数量也不少。但于7月3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伞状综述(针对meta分析或综述的综述)指出,这些meta研究很少得出高质量证据。目前,有高质量证据的结论包括:多吃全谷物、谷物纤维以及适量饮酒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而多吃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则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女士别吃夜宵,小心血管老得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会带来不一样的心血管健康。开滦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夜宵与女性动脉硬化更快进展相关,而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生理性衰老的一种标志。而且研究显示,这种相关性独立于总能量摄入、饮食质量、失眠、绝经状态和其他主要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研究者强调,应该注意到吃夜宵在预防慢病中潜在作用。研究者指出,除了考虑营养、食物种类和饮食模式外,相关指南还应该考虑推荐进餐时间。夜猫子不健康,主要归因于饮食不健康、不规律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睡眠指数》显示,23%以上的中国人有熬夜习惯。2016年3月,重庆大学学生睡眠状况调查显示,凌晨0~2点入睡的学生人数占比达55.23%,凌晨2点以后入睡的也有4.55%。熬夜会打破睡眠规律,使整个机体的运作节奏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系列健康隐患,引发各类疾病甚至猝死。近15年我国2型糖尿病死亡率增加12%!中国疾控中心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利用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NMSS)数据分析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老年人和不富裕地区人群。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12.18/10万上升至2020年的13.62/10万,增长了12%。丹麦21万人6年随访新证据: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揭示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心血管风险。10月12日,《内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丹麦的研究表明,PPI与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有关,长期大量应用PPI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高。这项研究纳入近21.5万例既往无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受试者,中位随访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