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期望寿命16年增加近10岁(1990,2016年中国疾病负担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在本刊发表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点击下载全文

中国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也由59.8岁增至67.9岁,男性由58.8岁增至66.0岁,女性由61.0岁增至70.1岁。
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最高的5个省级行政区,从高到低分别为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和浙江。
经过广大卫生工作者与社会各界数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传染病与母婴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期望寿命显著增长。
男性由65.0岁增至73.4岁,女性由69.2岁增至79.9岁。
2016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
图1 1990~2016 年中国人群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变化趋势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全国及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死因模式、伤残调整寿命年、危险因素暴露与归因负担等疾病负担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作者指出,我国期望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经济转型与“多重疾病负担”,三大健康模式即人口学结构、流行病学模式和伤残模式的转变和生态及环境污染等多种矛盾及挑战。

期望寿命低于70岁者仅有西藏,健康期望寿命低于65岁者为西藏、青海、新疆和贵州。
但不同省级行政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期望寿命最高者超过了80岁,期望寿命低于70岁者仅有西藏。
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差最大的7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香港、上海、澳门、北京、浙江、江苏和广东,均超过了9岁;
[2]周脉耕,梁晓峰.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全民健康.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5-1146. DOI: 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18. 12. 001
报告指出,中国1990~2016年间,期望寿命增加了近10岁,由67.0岁增至76.4岁。
差值最小者为青海、贵州、西藏和新疆,均低于8岁,见图2。
来源:[1]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47-1158. DOI: 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18. 12. 002
图2 2016 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期望寿命(2A)和健康期望寿命(2B)
中国有1.32亿居民有慢性肾病!Lancet慢性肾病全球疾病负担:老龄化驱动慢性肾病井喷
近日,全球疾病负担最新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有6.975亿慢性肾病患者,而有1/3在中国和印度。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有123万人死于慢性肾病,较之1990年增加了41.5%。全球平均患病率为9.1%,较之1990年增加了29%,共有6.975亿患者。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有1.32亿和1.15亿。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等超过1000万。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5:24:08
0000【CHC2017】BMJ荣誉副主编:只有15%学术研究有价值
“如今学术领域仅有15%的研究具有真正价值”,《英国医学杂志》(BMJ)荣誉副主编及BMJOpen主编TrishGroves教授说。他认为,从提出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到建立合理的设计和执行方案,到有效运行和管理研究项目,再到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结果,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将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过早绝经,痴呆风险高!山东大学研究
近日山东大学学者在英国女性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过早绝经,以后痴呆风险高。这项研究发现,与50岁左右绝经女性相比,40岁之前绝经的女性增加35%罹患某些类型的痴呆症。在45岁前绝经的女性,有1.3倍可能性在65岁前确诊痴呆症,即早老性痴呆症或早发性痴呆症。在52岁及之前绝经女性,与平均开始进入更年期(50~51岁)的女性痴呆症发生率相似。吃辣,防食道癌!超50万国人研究
很多人都喜欢吃辣,而中国慢性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吃辣有助于预防某些胃肠道癌症,比如食道癌。研究发现,与从不吃或很少吃辣者相比,每月吃辣者食道癌风险降低12%;每周1~2天吃辣者风险降低24%,每周3~5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6%,每周6~7天吃辣者风险降低19%。在排除前3年随访后,吃辣也有助于降低食道癌风险,尤其在那些不吸烟或喝酒的居民中。四种健康生活方式,可战胜坏基因!英国26万人心血管病预防研究
有些人心血管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天生就容易患心血管病。可喜的是,对于这种天生的高遗传风险,并不是没有办法来干预。既往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这种风险。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再次证实,高血压患者如果遵循4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健康体重(不肥胖)、不吸烟、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无论遗传风险高不高,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均会显著降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31: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