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心脏骤停(或不需低温治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但在许多类型的脑损伤发生后,通常在最初的几小时内体温会有所下降,而之后的数天会出现中度发热及高热。发热是否是脑损伤后的正常反应?如果改变这一过程是否并不能改变病程,甚或有害?
这项研究共对1850例无意识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将体温降至33℃,并保持28小时;另一组对体温进行监测,只对发热(≥37.8°C)患者将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近50多年以来,降温一直被认为是有助于降低无意识心脏骤停患者脑细胞损伤的潜在治疗手段。
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降温无异于画蛇添足,与保持正常体温相比并未提高生存率或康复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随访6个月后发现,接受低温治疗的患者中超出一半或者死亡,或者出现严重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而这与保持正常体温组的患者相似。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提示,除了发热的患者降温外,对于其他患者无需浪费资源和精力,转而专注于给予患者其他重要有效治疗。
来源:Dankiewicz J, Cronberg T, Lilja G, et al. Hypothermia versus Normothermia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 Engl J Med. 2021 Jun 17;384(24):2283-2294.
0000
相关推荐
Liwen手术治疗244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报告!西JAMA子刊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又称“Liwen术式”,是西刘丽文团队首创的一种微创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治疗方案。近日,刘丽文等在JAMA子刊发表研究显示,对于难治性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该术式可有效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症状,且并发症发生率可接受。多吃鱼,少吃红肉,可防代谢综合征!苏州学者研究
苏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和Meta分析提示,红肉吃得越多,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越高,而多吃鱼可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禽肉摄入量对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在横断面研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相应肉类吃得最少(最低四分位)的人相比,红肉吃得最多(最高四分位)的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23%,而鱼肉吃得最多的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17%,禽肉吃得最多的人代谢综合征风险无明显变化。美国心脏协会声明:<2岁儿童不要吃糖
对于“糖”的吸引力,孩子几乎都难以抵御。但美国心脏协会近期发表科学声明,不建议<2岁儿童吃糖,其他儿童每天吃糖少于25克。报告分析了目前的证据后,称糖没有什么营养,还增加了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相关肿瘤、龋齿的风险。重新阐述心衰分期,推荐新四联!美国心衰指南更新
4月1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联合发布了2022版心衰管理指南,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1、心衰分四类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新指南将心衰分为四类:(1)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LVEF≤40%)(2)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即之前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LVEF为41%~49%)杨进刚阜外2023-09-25 09:31:05
0001ICD/CRT-D更换,除颤导线是否也需要更换?阜外医院华伟等研究
随着体内埋藏式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植入数量的稳步增长、患者寿命的延长,脉冲发生器更换病例日益增多。阜外医院华伟、牛红霞等研究提示,98%的除颤导线在平均应用5.67年后仍参数良好,数值变化幅度小,脉冲发生器更换时可继续应用。研究分析的308例患者成功施行ICD/CRT-D脉冲发生器更换术,脉冲发生器使用时间为68.0(54.2~83.3)个月。